1.植物可以预报天气吗?

2.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

3.转晴的读音转晴的读音是什么

4.我国24个节气的天气是怎样的?

5.古代,运用天文预测天气的方法,例如: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还有一些什么?

6.干热风有哪些类型

7.又是一年芒种时抒情文章?

西安一周天气预报西安麦收情况_西安本周天气预报查询一周天气预报

秋林

歌手:秋林

作词:秋林

作曲:秋林

歌词: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花开雨水来淋,惊蛰春雷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谷雨春茶,立夏耕田小满灌水

芒种看果夏至看禾,小暑谷熟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种完番豆 ,处暑莳田白露耘田

秋分看禾寒露前结,霜降一冷 立冬打禾

小大雪闲等过冬年,小寒一年大寒团圆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表示季节变迁及指导农事的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歌

植物可以预报天气吗?

气象谚语: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一场。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一、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识天气

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1、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 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6、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7、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8、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9、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10、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11、星光含水 雨将临

12、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13、对时雨 连几天

14、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15、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物象

16、燕子低飞 天将雨

17、燕子窝垫草多 雨水多

18、群雁南飞天将冷 群雁北飞天将暖

19、蚂蚁搬家 天将雨

20、大榕树冬不落叶 兆春寒

21、猪衔草 寒潮到

22、狗泡水 天将雨

23、鸡晒翅 天将雨

24、蜜蜂迟归 雨来风吹

25、蚯蚓封洞 有大雨

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

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20、云结亲,雨更猛

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露水闪,来日晴

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东夏西秋不论

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7、东风急,雨打壁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农业谚语

雨水与农业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气温与农业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作秋,没得收。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冷收麦,热收秋。

降雪与农业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丰年。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都吃白面馍。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损根,霜打头。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北风无露定有霜。

霜打片、雹打线。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不怕旱,就怕秋苗干。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圩田隔夜是荒年。

水荒头,旱荒尾。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

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杨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杨叶钱大,要种黄瓜。

飞杨花,种棉花。

柳絮扬,种高粱。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柳芽拧嘴儿,山药入土儿。

柳絮落,栽山药。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

桐花落地,谷种下泥。

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

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椿树盘儿大,就把秧来下。

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

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榆挂钱,好种棉。榆钱鼓,种红薯。

榆钱唰唰响,耩高粱。

榆钱黄,种谷忙;杨絮落,种山经。

桃花开,李花落,包谷没有错。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卖薹菜。

桃树开花,地里种瓜。

桃花落地,豆子落泥。

犁花香,早下秧。

揪花开,谷出来。 揪花开,麻出来。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大麦上浆,赶快下秧。

柿芽发,种棉花。

麦扬花,排黄瓜。

秧摆风,种花生。

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

四月八,苋莱掐,四乡人家把秧插。

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

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

菊花黄,种麦忙。

椹子黑,割大麦。

麦黄杏子,豆黄蟹子。

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

高粱熟,收稻谷。

以指示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斑鸠咕咕,该种秫秫。

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蚕做茧,快插秧。

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

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喊,种豆晚。

蚱蝉呼,荔枝熟。

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燕子来,种苋菜。

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

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

大雁来,种小麦。

哈气种麦,不要人说。

嘴哈气,麦下地。

肥料与农业 肥料建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

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

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

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

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庄稼要好,肥料要饱。

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就是粪。

庄稼活,不要问,除了工夫就是粪。

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

种田粪肥多,谷子箩搭箩。

水多成河,粪多成禾。

人凭饭食长,地凭粪打粮。

人靠饭养,地凭粪壮。

人靠饭饱,田靠肥料。

人要饭养,稻要肥长。

人是饭力,地是肥力。

人补桂圆和蜜枣,地补河泥和粪草。

地靠人来养,苗靠粪来长。

鸟靠树,鱼靠河,庄稼望好靠肥多。

鱼靠水活,苗靠粪长。

油足灯才亮,肥足禾才壮。

灯里有油多发光,地里有粪多打粮。

柴多火焰高,粪足禾苗好。

长嘴的要吃,长根的要肥。

油是粮食盐是劲,庄稼全靠工夫粪。

粮食本是土中生,土肥才有好收成。

谷子粪大赛黄金,高粱粪大赛珍珠。

地里上满粪,粮食堆满囤。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庄稼老汉不要犟,一个粪底一个样。

千担粪下地,万担粮归仓。

一分肥,一分粮;十分肥,粮满仓。

有了粪堆山,不悉米粮川。

春肥满筐,秋谷满仓。

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

春施千担肥,秋收万担粮。

冬天比粪堆,来年比粮堆。

今年有粪,明年有粮。

巧种不如多上粪。

能耕巧种,不如懒汉上粪。

肥多急坏禾,柴多压死火。

惯养出娇子,肥田出瘪稻。

缺肥黄,多肥倒。

白地不下种,白水不栽秧。

无肥难耕种,无粮难行兵。

种地不上粪,好比瞎胡混。

种地不上粪,一年白费劲。

好田隔年不上粪,庄稼长得也差劲。

肥田长稻,瘦田长草。

肥料不下,稻子不大。

谷子没粪穗头小,黍子没粪一把草。

糜谷不上粪,枉把天爷恨。

锅底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

缸里无米空起早,田里无肥空种稻。

人不吃饭饿肚肠,地不上粪少打粮。

灯无油不亮,稻无肥不长。

人黄有病,苗黄缺粪。

种地没粪,瞎子没棍。

要想庄稼收成好,罱泥捞渣绞湖草。

肥料到处有,就怕不动手。

青草沤成粪,越长越有劲。

要想多打粮,积肥要经常。

积肥如积粮,肥多粮满仓。

草无泥不烂,泥无草不肥。

冬草肥田,春草肥禾。

塘泥泥豆红花草,农家做田三件宝。

猪粪红花草,农家两件宝。

草子三坐头,肥料就不愁。

黄金难买雨淋粪。

上粪不浇水,庄稼撅着嘴。

有水即有肥,无水肥无力。

河泥打底,猪粪润根。

灰粪打底,水粪滴埯。

分层上粪,粮食满囤。

冬粪肥田,春粪肥秧。

上粪不要多,只要浇上棵。

有钱难买顶苗粪。

人怕胎里瘦,苗怕根不肥。

上粪一大片,不如秧根沾一沾。

施肥一大片,不如点和钱。

粪劲集中,力大无穷。

土壤要变好,底肥要上饱。

撒粪养地,捋粪现得利。

粪不臭不壮,庄稼不黑不旺。

粪要入了土,一亩顶两亩。

粪沤好,庄稼饱。

水肥要到月,堆肥要发热。

粪生长,没希望;粪熟上,粮满仓。

人忌生长,菜忌生肥。

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环。

鸡粪肥效高,不发烧死苗。

羊粪当年富,猪粪年年强。

一季肥泥两季力。

猪粪肥,羊粪壮,牛马粪肥跟着逛。

塘泥上了田,要管两三年。

肥效有迟速,分层要用足。

牛粪凉,马粪热,羊粪啥地都不劣。

上粪上在劲头,锄地锄到地头。

各肥混合用,不要胡乱壅。

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底肥金,追肥银,肥多不如巧上粪。

若要庄稼旺,适时把粪上。

合理上粪,粮食满囤。

种田没有巧,只要肥料配得好。

要想庄稼旺,合理把粪上。

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

庄稼要好,施肥要巧。

流不尽的长江水,积不完的农家肥。

舀不尽的海水,挖不尽的肥源。

稻田铺上三层秆,赛过猪油碗。

倒萍越早,早稻越好。

稻草还田,一年顶两年。

高割稻子深耖田,加上肥料收三年。

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

稻要河泥麦要粪。

麻饼豆,豆饼花,灶灰地灰种地瓜。

饼肥麦子羊粪谷,大粪高粱长得粗。

驴粪谷子羊粪麦,大粪揽玉米,炕土上山药。

骨灰上棉花,狗粪上菜瓜。

麦浇芽子菜浇花。

包谷抓把粪,越长越来劲。

肥料不得早,谷子长得好。

底粪麦子苗粪谷。

铺粪麦子耩粪谷。

麦里胎里富,粪少靠不住。

麦在灰里滚,收成靠得稳。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年外不如年里,年里不如掩底。

小麦年前施一盏,顶过年后施一担。

要想韭菜好,只要灰里找。

土豆上灰好,块大质量高。

蚕豆不要粪,只要灰里困。

蚕豆一把灰,角角起堆堆。

做瓦靠坯,种红薯靠灰。

种麻没有巧,勤上水粪多锄草。

种麻本无巧,只要冬吃饱。

草子开上两棚花,正好下田去耕耙。

花草沤花,肥料到家。

与农业 建设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

好花结好果,好种长好稻。

好种出好苗,好花结好桃。

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

什么什么苗,什么葫芦什么瓢。

种不好,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良种种三年,不选就要变。

一粒杂谷不算少,再过三年挑不了。

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

不纯,坑死活人。

不好,丰收难保。

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好种长好苗,坏种长稗草。

不选好,满田长稗草。

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

谷种不调,收成不好。

年年选,产量节节高。

火越扇越旺,种越选越强。

谷种要常选,磨子要常锻。

稻种换一换,稻谷多一担。

麦种调一调,好比上遍料。

好种顶茬粪。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看田选种,看种种田。

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地里挑,场上选,忙半天,甜一年。

种怕水上漂,禾怕折断腰。

家选不如场选,场选不如地洗。

场选不如地选,地选还要粒选。

经风扇,劣种容易见。

经过筛,幼苗长得乖。

粒粒圆,禾苗根根壮。

宁愿饿坏肚肠,不叫断了种粮。

选种没有巧,棵大穗圆粒子饱。

选种要巧,穗大粒饱。

谷三千,麦六十,高粱八百是好的。

谷三千,麦六十,好豌豆,八个籽。

麦打短秆,豆打长秸。

麦收短秆,豆收长穗。

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选棒子,腰插枪。

丢两头,种中间,玉米棒子没空尖。

高粱选尖尖,玉米要中间。

稻子墒大穗,粒粒滚滚圆。

田,好经验,忙一时,甜一年。

隔年留,播种时节不用愁。

谷子黄,选种藏。

包谷种不晒,一冬必得坏。 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

卫生谚语:

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食不言,寝不语。

食堆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饭吃八成饱,到老胃肠好。

肚子八分饱,不用把医找。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吃饭先喝汤,胜似良药方。

常喝汤,保健康。

贪多嚼不烂,胃病容易犯。

常吃葱和蒜,身体强又健。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姜开胃,蒜败毒,萝卜吃了壮筋骨。

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

少吃长寿,多吃多灾。

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要少。

饱食胃不展,负腹腹自安。

食为安身之本。

药补不如食补。

食前食后须游之。

食后勿就寝。

社会谚语: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人怕理,马怕鞭。

人横有道理,马横有缰绳。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人有志,竹有节。

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

生人不生胆,力大也枉然。

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

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宁做蚂蚁腿,不学麻雀嘴。

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

植物可以预报天气的。

有很多植物可以预报天气:

1、风雨花:我国西双版纳有一种风雨花,每当大雨来临前,它就会开出大量花朵。

2、青苔:俗话说“水地泛青苔,必有大雨来”,这是因为在下雨前,由于温度骤降,塘面上压力减小,导致河塘底的苔藓浮出水面。

3、“气温草”:瑞典有种“气温草”叫三色鬼,对于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子向斜上方伸出;15℃时叶子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10℃时叶子就向斜下方伸出。

4、柳叶:夏天在河边散步时,如果发现柳叶变白,可能待会就要下雨了。因为柳叶在下雨前会全部反转,而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表面带一层“白霜”。

5、野蒿:如果野蒿的根部长出很多幼嫩的小白芽,则预示着即将下雨。

6、含羞草: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如果收缩的缓慢,或叶子闭了一下后立即张开,预示着即将下雨。

 7、南瓜藤:夏天早晨南瓜藤顶端普遍朝上,预示天气将由晴转雨。但是如果阴雨天里,南瓜藤顶端普遍朝下,预示天气要放晴。

当然除了花和树能够预报天气,草也可以预报天气,比如:当结缕草在叶茎交叉处出现霉毛团,或茅草的叶茎交界处冒水沫时,就预示要出现阴雨天。因此,有“结缕草长霉,天将下雨”;“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谚语。

转晴的读音转晴的读音是什么

立 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开始的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雨 水:

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门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仍要注意个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一些易发病的流行。

惊 蛰: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春 分: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清 明:

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应严格科学制,确保产量和品质。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这时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令人烦恼和不能忽视的,倒是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而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和春播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此时的雨水显得十分宝贵,这些地区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时,适时搞好春灌,以防止春旱的威胁。

清明,不仅是一个极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俗演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作“清明节”。民间自古有着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丰富的纪念和活动,更使清明充满了诱人的色彩。

谷 雨: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立 夏: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也,物至此时皆大也。”这里的“”,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制。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 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孽,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

芒 种:

每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6日或7日,这时太阳到达黄径75°。从字面上说,“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收获;“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对于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此时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真是“芒种芒种,样样都忙”小麦成熟期短,收获的时间性强,天气的变化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极大。这时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的农谚正形象地说明了麦收季节的紧张气氛,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抢割、抢运、抢脱粒。

“春争日,夏争时”,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种期以麦收后越早越好,以保证到秋前有足够的生长期。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际表明,夏大豆、夏玉米、夏甘薯等作物的产量均随播(栽)期的推迟而明显降低,播(栽)过迟的甚至不能成熟,得不到任何效益。“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种豆不怕早,麦后有雨赶快搞”。麦收以后应抓紧抢种抢栽,时间就是产量,即使遇上干旱,也要积极抗旱造墒播种,切不可消极等雨,错过时机。“芒种忙,下晚秧”,南方的双季晚稻育秧要抓紧进行,要特别注意稻蓟马等病虫的防治工作。东北、西北地区的雨水仍然不多,冬、春、小麦要适时浇水追肥,做好生长后期的管理工作。大部分茶区的夏茶制已经开始,由于气温高,芽头长得快,容易粗老,一定要及时摘,加工细制,提高品质。芒种后,我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雨日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圩田好作,五月(农历)难过”的农谚体现了在抗灾能力极低的旧社会农民对梅雨成灾的忧虑。在“样样都忙”的芒种之时,防汛抗灾工作千万不可放松。

夏 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7’),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棉花一般已经现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要注意及时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地区要做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防止涝渍和暴风雨的危害。“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小 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大 暑: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禾到大暑日夜黄”,对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战斗已拉开了序幕。俗话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最迟不能迟过立秋。“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大豆开花结荚也正是需水临界期,对缺水的反应十分敏感。农谚说:“大豆开花,沟里摸虾”,出现旱象应及时浇灌。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

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在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明显较多;而在最高气温达37℃以上的酷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大,更叫人感到闷热难当。全国闻名的长江沿岸三大火炉城市南京、武汉和重庆,平均每年炎热日就有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另外,夏季多种作物害虫活跃,在高温下施药防治更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立 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己快到新年元旦了。“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处 暑: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黄淮地区及沿江江南早中稻正成熟收害,这时的连阴雨是主要不利天气。而对于正处于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来说,充沛的雨水又显得十分重要,遇有干旱要及时灌溉,否则导致穗小、空壳率高。此外,还应追施穗粒肥以使谷粒饱满,但追肥时间不可过晚,以防造成贪青迟熟。南方双季晚稻处暑前后即将圆秆,应适时烤田。大部分棉区棉花开始结铃吐絮,这时气温一般仍较高,阴雨寡照会导

我国24个节气的天气是怎样的?

转晴的读音是:zhuǎnqíng。

转晴的拼音是:zhuǎnqíng。结构是:转(左右结构)晴(左右结构)。

转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暂未释义

关于转晴的近义词

放晴

关于转晴的诗词

《九日傍晚转晴得远书》《菩萨蛮·午阴未转晴窗暖》《春日花下·天意微阴又转晴》

关于转晴的诗句

红薇影转晴窗昼纸轮转晴鼓午阴未转晴窗暖

关于转晴的成语

晴天霹雳

关于转晴的词语

称雨道晴祈晴祷雨晴空万里晴天霹雳雨过天晴晴云秋月

关于转晴的造句

1、上蔡县抓住天气转晴的有利时机,将科学抢收、趁墒抢种结合起来,组织全县干部群众迅速掀起麦收高潮。

2、在低温阴雨转晴天时,如回暖慢,阳光微弱,秧田可适当灌回浅水和适当通风。

3、说来也怪,话语刚落,王母潭就被云雾笼罩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滂沱大雨,之后,天色又慢慢的转晴。

4、看到林暮雪破涕为笑,林井然心情也多云转晴,笑呵呵的拍了拍林暮雪的头说道“听说去找的时候,那个小子的态度很强硬啊!”。

5、新年天气预报:元旦前后,欢声笑语席卷全球,大面积会下钞票,局部有金条,你的手机将装满祝福,心情阴转晴,欢乐热度不断提升,此类天气预计持续一周。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转晴的详细信息

古代,运用天文预测天气的方法,例如: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还有一些什么?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与阳历日期对照列表如下:

节气 月份 日期 节气 月份 日期 节气 月份 日期

小寒 1月 5日或6日 立夏 5月 6日或7日 白露 9月 8日或9日

大寒 20日或21日 小满 21日或22日 秋分 23日或24日

立春 2月 4日或5日 芒种 6月 6日或7日 寒露 10月 8日或9日

雨水 19日或20日 夏至 21日或22日 霜降 23日或24日

惊蛰 3月 6日或7日 小暑 7月 7日或8日 立冬 11月 7日或8日

春分 21日或22日 大暑 23日或24日 小雪 22日或23日

清明 4月 5日或6日 立秋 8月 8日或9日 大雪 12月 7日或8日

谷雨 20日或21日 处暑 23日或24日 冬至 23日或24日

二十四节气介绍(1)

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省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 度以上。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其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池塘里的浮萍开始孳生,桑树也张出了翠绿的新叶,正是养蚕人家开始忙碌的时候。此时,春茶也在这时节的前后开始收,长江以南地区,从丘陵到高山,处处可见汗流满面的茶农们在辛勤地忙着茶,茶农家里忙着制茶,飘香四溢的茶香弥漫着山野村庄。谷雨后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到繁忙时期。因此,抓住时机,精耕细作,注意天气变化,抢种抢栽,不误农时对秋后收成至关重要。

立夏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 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二十四节气介绍 (2)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二十四节气介绍(3)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这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也可将此视为夏天的回光返照。著有《清嘉录》的顾铁卿在形容处暑时讲:“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这时太阳黄经为150度,历书记载:“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

从农业角度看,更有“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的秋收景象。另外,处暑后的绵绵秋雨时常会光顾我们,所以农民朋友要特别注意气象预报,抓住每一个晴天,不失时机地做好秋收工作。

白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每年的阳历9月7至9日为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此时太阳黄经为165度,由于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礼记·月令》篇记载这个节气的景象“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是说这个节气正是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同为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结,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时分桂飘香”的说法。白露节气还有忌风雨的说法,如“白露日东北风,十个铃子(棉桃)九个脓;白露日西北风,十个铃子九个空,”等等,在这条条谚语中,不难看出农民朋友们对节气的重视。

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确切地说,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寒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当初他们只是注意到在不同的气候中,同一时间太阳位置的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观察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取竹竿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逐渐他们又发现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长短相等的时候,便又定为春分秋分,由于二分二至相隔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又陆续制定了其它的节气,秦代时已制定了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到了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全部确定并和我们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

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

干热风有哪些类型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泥鳅跳,风雨到

东虹日头,西虹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大水无雷,浸崩屋

乌云过岗,风大就落雹黑龙过岗落雹

掘龙虹(短短一段),不出三天大风雨

一朝蒙雾,三朝雪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东虹日头西虹雨。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冷得早,暖得早。

蚂蚁垒窝要下雨。

棉花云,雨快淋。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十雾九晴。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瓦块云,晒死人。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夜星繁,大晴天。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云交云,雨淋淋。

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蜘蛛结网天放晴。

昼雾阴,夜雾晴。

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识天气

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一场。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气象谚语

春去夏来,周而复始,雨季就要来临了,有必要看看这些气象谚语的,利于出行。

天象

1、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6、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

7、月亮撑红伞,有大雨。

8、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9、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10、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11、星光含水,雨将临。

12、久晴天射线,不久有雨见。

13、对时雨,连几天。

14、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15、风静又闷热,雷雨必强烈。

物象

16、燕子低飞,天将雨。

17、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18、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19、蚂蚁搬家,天将雨。

20、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

21、猪衔草,寒潮到。

22、狗泡水,天将雨;鸡晒翅,天将雨。

23、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24、蚯蚓封洞,有大雨。

25、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8、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9、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14、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15、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

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3、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4、露水闪,来日晴。

5、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6、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7、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东闪空,西闪雨,

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开门风,闭门雨。

3、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4、东风急,雨打壁。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不相及,冬起东风雪边天。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20、急风行雨暴

一九二九莫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

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

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

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

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

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

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

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

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

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

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立了秋,麦不收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气温与农业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作秋,没得收。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冷收麦,热收秋。

降雪与农业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

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大雪兆丰年。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春雪流成河,都吃白面馍。

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寒损根,霜打头。

桑叶逢晚霜,愁煞养蚕郎。

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北风无露定有霜。

霜打片、雹打线。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不怕旱,就怕秋苗干。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圩田好作,五月难过。

圩田隔夜是荒年。

水荒头,旱荒尾。

水荒百日,旱荒一年。

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

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杨叶拍巴掌,老头压瓜秧。

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杨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杨叶钱大,要种黄瓜。

飞杨花,种棉花。

柳絮扬,种高粱。

柳毛开花,种豆点瓜。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柳芽拧嘴儿,山药入土儿。

柳絮落,栽山药。

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桐树开花,正种芝麻。

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

桐花落地,谷种下泥。

椿芽鼓,种秫秫。椿芽发,种棉花。

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椿树盘儿大,就把秧来下。

枣芽发,种棉花。枣芽发,芝麻瓜。

枣儿塞住鼻窟窿,提着耧腿耩豆种。

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榆挂?弥置蕖S芮?模?趾焓怼?

榆钱唰唰响,耩高粱。

榆钱黄,种谷忙;杨絮落,种山经。

桃花开,李花落,包谷没有错。

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卖薹菜。

桃树开花,地里种瓜。

桃花落地,豆子落泥。

犁花香,早下秧。

揪花开,谷出来。 揪花开,麻出来。

七里花香,回家撒秧。

大麦上浆,赶快下秧。

柿芽发,种棉花。

麦扬花,排黄瓜。

秧摆风,种花生。

竹笋秤杆长,孵蚕勿问娘。

四月八,苋莱掐,四乡人家把秧插。

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

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

菊花黄,种麦忙。

椹子黑,割大麦。

麦黄杏子,豆黄蟹子。

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木瓜开花种小豆,小豆开花收木瓜。

高粱熟,收稻谷。

以指示动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斑鸠咕咕,该种秫秫。

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蚕做茧,快插秧。

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

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喊,种豆晚。

蚱蝉呼,荔枝熟。

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燕子来,种苋菜。

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

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

大雁来,种小麦。

哈气种麦,不要人说。

嘴哈气,麦下地。

肥料与农业 肥料建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

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

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

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

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庄稼要好,肥料要饱。

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就是粪。

庄稼活,不要问,除了工夫就是粪。

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

种田粪肥多,谷子箩搭箩。

水多成河,粪多成禾。

人凭饭食长,地凭粪打粮。

人靠饭养,地凭粪壮。

人靠饭饱,田靠肥料。

人要饭养,稻要肥长。

人是饭力,地是肥力。

人补桂圆和蜜枣,地补河泥和粪草。

地靠人来养,苗靠粪来长。

鸟靠树,鱼靠河,庄稼望好靠肥多。

鱼靠水活,苗靠粪长。

油足灯才亮,肥足禾才壮。

灯里有油多发光,地里有粪多打粮。

柴多火焰高,粪足禾苗好。

长嘴的要吃,长根的要肥。

油是粮食盐是劲,庄稼全靠工夫粪。

粮食本是土中生,土肥才有好收成。

谷子粪大赛黄金,高粱粪大赛珍珠。

地里上满粪,粮食堆满囤。

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庄稼老汉不要犟,一个粪底一个样。

千担粪下地,万担粮归仓。

一分肥,一分粮;十分肥,粮满仓。

有了粪堆山,不悉米粮川。

春肥满筐,秋谷满仓。

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

春施千担肥,秋收万担粮。

冬天比粪堆,来年比粮堆。

今年有粪,明年有粮。

巧种不如多上粪。

能耕巧种,不如懒汉上粪。

肥多急坏禾,柴多压死火。

惯养出娇子,肥田出瘪稻。

缺肥黄,多肥倒。

白地不下种,白水不栽秧。

无肥难耕种,无粮难行兵。

种地不上粪,好比瞎胡混。

种地不上粪,一年白费劲。

好田隔年不上粪,庄稼长得也差劲。

肥田长稻,瘦田长草。

肥料不下,稻子不大。

谷子没粪穗头小,黍子没粪一把草。

糜谷不上粪,枉把天爷恨。

锅底无柴难烧饭,田里无粪难增产。

缸里无米空起早,田里无肥空种稻。

人不吃饭饿肚肠,地不上粪少打粮。

灯无油不亮,稻无肥不长。

人黄有病,苗黄缺粪。

种地没粪,瞎子没棍。

要想庄稼收成好,罱泥捞渣绞湖草。

肥料到处有,就怕不动手。

青草沤成粪,越长越有劲。

要想多打粮,积肥要经常。

积肥如积粮,肥多粮满仓。

草无泥不烂,泥无草不肥。

冬草肥田,春草肥禾。

塘泥泥豆红花草,农家做田三件宝。

猪粪红花草,农家两件宝。

草子三坐头,肥料就不愁。

黄金难买雨淋粪。

上粪不浇水,庄稼撅着嘴。

有水即有肥,无水肥无力。

河泥打底,猪粪润根。

灰粪打底,水粪滴埯。

分层上粪,粮食满囤。

冬粪肥田,春粪肥秧。

上粪不要多,只要浇上棵。

有钱难买顶苗粪。

人怕胎里瘦,苗怕根不肥。

上粪一大片,不如秧根沾一沾。

施肥一大片,不如点和钱。

粪劲集中,力大无穷。

土壤要变好,底肥要上饱。

撒粪养地,捋粪现得利。

粪不臭不壮,庄稼不黑不旺。

粪要入了土,一亩顶两亩。

粪沤好,庄稼饱。

水肥要到月,堆肥要发热。

粪生长,没希望;粪熟上,粮满仓。

人忌生长,菜忌生肥。

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环。

鸡粪肥效高,不发烧死苗。

羊粪当年富,猪粪年年强。

一季肥泥两季力。

猪粪肥,羊粪壮,牛马粪肥跟着逛。

塘泥上了田,要管两三年。

肥效有迟速,分层要用足。

牛粪凉,马粪热,羊粪啥地都不劣。

上粪上在劲头,锄地锄到地头。

各肥混合用,不要胡乱壅。

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

底肥金,追肥银,肥多不如巧上粪。

若要庄稼旺,适时把粪上。

合理上粪,粮食满囤。

种田没有巧,只要肥料配得好。

要想庄稼旺,合理把粪上。

肥是庄稼宝,施足又施巧。

庄稼要好,施肥要巧。

流不尽的长江水,积不完的农家肥。

舀不尽的海水,挖不尽的肥源。

稻田铺上三层秆,赛过猪油碗。

倒萍越早,早稻越好。

稻草还田,一年顶两年。

高割稻子深耖田,加上肥料收三年。

追肥在雨前,一夜长一拳。

稻要河泥麦要粪。

麻饼豆,豆饼花,灶灰地灰种地瓜。

饼肥麦子羊粪谷,大粪高粱长得粗。

驴粪谷子羊粪麦,大粪揽玉米,炕土上山药。

骨灰上棉花,狗粪上菜瓜。

麦浇芽子菜浇花。

包谷抓把粪,越长越来劲。

肥料不得早,谷子长得好。

底粪麦子苗粪谷。

铺粪麦子耩粪谷。

麦里胎里富,粪少靠不住。

麦在灰里滚,收成靠得稳。

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

年外不如年里,年里不如掩底。

小麦年前施一盏,顶过年后施一担。

要想韭菜好,只要灰里找。

土豆上灰好,块大质量高。

蚕豆不要粪,只要灰里困。

蚕豆一把灰,角角起堆堆。

做瓦靠坯,种红薯靠灰。

种麻没有巧,勤上水粪多锄草。

种麻本无巧,只要冬吃饱。

草子开上两棚花,正好下田去耕耙。

花草沤花,肥料到家。

与农业 建设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

好花结好果,好种长好稻。

好种出好苗,好花结好桃。

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

什么什么苗,什么葫芦什么瓢。

种不好,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良种种三年,不选就要变。

一粒杂谷不算少,再过三年挑不了。

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

不纯,坑死活人。

不好,丰收难保。

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好种长好苗,坏种长稗草。

不选好,满田长稗草。

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

谷种不调,收成不好。

年年选,产量节节高。

火越扇越旺,种越选越强。

谷种要常选,磨子要常锻。

稻种换一换,稻谷多一担。

麦种调一调,好比上遍料。

好种顶茬粪。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看田选种,看种种田。

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地里挑,场上选,忙半天,甜一年。

种怕水上漂,禾怕折断腰。

家选不如场选,场选不如地洗。

场选不如地选,地选还要粒选。

经风扇,劣种容易见。

经过筛,幼苗长得乖。

粒粒圆,禾苗根根壮。

宁愿饿坏肚肠,不叫断了种粮。

选种没有巧,棵大穗圆粒子饱。

选种要巧,穗大粒饱。

谷三千,麦六十,高粱八百是好的。

谷三千,麦六十,好豌豆,八个籽。

麦打短秆,豆打长秸。

麦收短秆,豆收长穗。

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选棒子,腰插枪。

丢两头,种中间,玉米棒子没空尖。

高粱选尖尖,玉米要中间。

稻子墒大穗,粒粒滚滚圆。

田,好经验,忙一时,甜一年。

隔年留,播种时节不用愁。

谷子黄,选种藏。

包谷种不晒,一冬必得坏。 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

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

只有自踏车,没有白削花。

若要花,霉里扒。

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

东北风,雨祖宗。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床上困勿得,田里了勿得。

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

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

白露身勿露,赤膊当猪猡。

白露前后一场风,乡下人做个空。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小雪勿见叶,小满勿见荚。

麦浇芽,菜浇花。

冻断麦根,牵断磨绳。〈麦丰收〉

冬至油菜,年大麦。

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来勿得知。

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

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

生活谚语

越吃越馋,越缩越懒。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满饭吃得,满话说不得。

铜钿眼里翻跟斗。

不会种田看上埭,不会做人看大妈。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

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

生活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zhidao.baidu/link?url=IL4lJuilgyin5XC3CdsQInJ2viwra4T5-Tmht43RFnJF1_TC9kMAZvpwMegkXdmNZIH9QvE_iBJZ7q3vazWQXa

又是一年芒种时抒情文章?

摘要:干热风,亦称“干旱风”、“热干风”,习称“火南风”或“火风”。它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是出现在温暖季节导致小麦乳熟期受害秕粒的一种干而热的风。干热风最大的危害就是让作物减产,那么我们如何防御干热风的危害呢?除了适时浇足灌浆水外,还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干热风的类型

1、西北气流型

欧亚上空为两槽一脊,东海岸为一深槽,华北和西伯利亚平原是一宽广高压脊,乌拉尔山维持低槽。在此类型控制下,黄淮海地区受西北气流控制,上游又有暖平流输送,加上空气湿度小,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高空槽线过境后24-36h

即可出现干热风天气,持续3-4天。此类型干热风的几率占42%。

2、高压脊型

欧亚为一脊一槽,东海岸为一深槽,黄淮海至西伯利亚平原受西北气流控制,沿35°-40°N有一小高压配合温度暖舌东移,至河套后形成华北暖高压脊,产生干热风天气。在此类形势影响下,河套小高压是移动性的,干热风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只1-2天,且强度弱。此类型干热风的几率占30%。

3、高压后部型

此类型的天气形势与第二种类型有联系,即高压后部的干热风天气往往是由高压脊内部转至高压脊后部时产生,此时空气湿度尚未来得及增加,而气温高,即出现干热风天气。但随着脊后偏南气流随时间的增长,强度的加大,空气中湿度增加,云层形成,则干热风天气结束。故此类型干热风持续时间短,一般1-2天,强度弱,几率占28%。

中国西北地区干热风形成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从中亚地区东移过来的高压脊,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得到发展和加强,其次是青藏高原原地有暖高压脊发展北挺。受高压脊影响的地区,中、低层气柱维持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且不断有暖平流输送,导致干热风天气的形成。在多数情况下,西北地区的干热风是由上述两类过程的叠加而形成的。大多发生在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前半个月左右,最为严重。

干热风的危害

干热风对作物的危害,主要由于高温、干旱、强风迫使空气和土壤的蒸发量增大,作物体内的水份消耗很快,从而破坏了叶绿素等色素,阻碍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合成过程,使植株很快地由下往上青干。尤其是干热风,常常和干旱一起危害作物。作物根部本来就吸不到应有的水分,而干热风却又从茎叶中把大量的水分攫取走了,因而使作物更快地萎黄枯死。

干热风常发生的初夏时节,正是我国北方小麦灌浆时期,碰上干热风,麦穗会被烤得不能灌浆,提前“枯熟”、麦粒干瘪,粒重下降,导致严重减产。

干热风的危害程度,还与干热风出现前几天的天气状况有关。如雨后骤晴,紧接着出现高温低湿的燥热天气,危害较重。在干热风发生前如稍有降水,对于减轻干热风危害是有利的。从播种时间的早晚来看,晚麦容易受害。所以,农谚说:“早谷晚麦,十年九坏”。从农时来看,小满、芒种是一关,农谚有“小满不满,麦有一险”的说法。就是说,小麦在小满时还没有灌浆乳熟,是容易受到干热风危害的。在北方主要危害小麦,是北方麦产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会使水稻、棉花受到损害。它使植株蒸腾加剧,体内水分平衡失调,叶片光合作用降低;高温又使植株体内物质输送受到破坏及原生蛋白质分解。北方小麦在乳熟中、后期遇干热风,将受严重影响,使粒重减轻产量下降。南方长江中下游水稻在抽穗扬花期遇干热风,会使住头变干、影响授粉;在灌浆成熟期则导致籽粒逼热;棉花会导致蕾铃大量脱落。

如何防御干热风

1、适时浇足灌浆水。灌浆水一般在小麦灌浆初期(麦收前2~3周左右)浇。如小麦生长前期天气干旱少雨,则应早浇浆水。

2、酌情浇好麦黄水。对高肥水麦田,浇麦黄水易引起减产。所以,对这类麦田只要在小麦灌浆期没下透雨,就应在小雨后把水浇足,以免再浇麦黄水。对保水力差的地块,当土壤缺水时,可在麦收前8~10天浇一次麦黄水。根据气象预报,如果浇后2~3天内,可能有5级以上大风时,则不要进行浇水。

3、喷磷酸二氢钾。为了提高麦秆内磷钾含量,增强抗御干热风的能力,可在小麦孕穗、抽穗和扬花期,各喷一次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每1/15公顷喷50~75千克。但要注意,该溶液不能与碱性化学药剂混合使用。

4、喷施硼、锌肥。为加速小麦后期发育,增强其抗逆性和结实,可在50~60千克水中,加入100克硼砂,在小麦扬花期喷施。或在小麦灌浆时,每1/15公顷喷施50~75千克0.2%的硫酸锌溶液,可明显增强小麦的抗逆性,提高灌浆速度和籽粒饱满度。

5、喷施萘乙酸。在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喷施20PPM浓度的萘乙酸,可增强小麦抗干热风能力。

6、喷氯化钙溶液。在小麦开花和灌浆期,可喷施浓度为0.1%的氯化钙溶液,每亩用液量为50~75千克。

7、喷洒食醋、醋酸溶液。用食醋300克或醋酸50克,加水40~50千克,可喷洒1/15公顷小麦。宜在孕穗和灌浆初期各喷洒1次,对干热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导语: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6月5日19时37分,迎来“芒种”节气,标志盛夏时节即将登场。下面是又是一年芒种时抒情文章,欢迎阅读。

芒种火烧天

夏至雨涟涟。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不种,再种无用。随着布谷鸟“布谷,布谷,收麦、播种”的‘季节’催促,才知道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三夏,悄悄来临。

“芒种芒种

连收带种”

芒种,是小麦收获的季节,也是夏玉米播种的季节,因此,农民有谚语:“麦熟一晌,黄金万两”。从小生活在农村,知道了农忙农闲的季节,“三秋不如一麦忙,三麦不如一秋长”。芒种一过,即进入夏收抢种、抢收的“三夏”大忙季节。农家少闲日,农忙人更忙。在农村,每到芒种的抢收、抢种季节。学校便会组织放帮忙。那时候,尽管天热地烤,为了父亲承诺的一个火烧,不管天气再热,我毅然决然地仍掉书包,跟随父亲在炎热的中午到山上的麦地里割麦子。焦黄的麦秆上竖着麦穗,每粒颖壳上都有银针般的麦芒,刺到脸上、胳膊上,立即留下细长的伤口和红点,被汗水一浸,滋滋啦啦的疼痛和瘙痒。记得在我初学割麦子的时候,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初学割麦,笨拙得很,不是将麦根拔起,就是镰刀打滑割伤手指、脚背。记得在孙彦沟父亲自己开垦的园地里割麦子的时候,因为第一次不懂割麦子的要领,一镰刀把自己的左脚心割了个大口子,一直被娘刚刚做好的紧扣鞋了,装满了一鞋子的血,血留在干渴的麦地里,留下一块块黑点。至今脚上还残留着那时候割麦子留下的“烙印”脚上留下的一道伤疤,每到下雨、冬季下雪阴天,伤口都会生生的疼。因为年龄小,往往是一块地还没割完一趟,便觉得腰酸背痛,索性坐在地边山石上歇歇。看着父亲佝偻着身子,黄橙橙的麦秆在父亲身后一片片倒下去,在河水的斑陪下,耳畔尽是父亲“嚓嚓”的割麦声和布谷鸟的鸣叫声。布谷声、镰刀声声声入耳;流水声、割麦声清脆顿挫。

这边麦子刚割完,那边就开始推粪犁地、刨畦。那粪是由土堆埋麦瓤、氨水、青草薰烧而成,能给土壤增肥增温。麦子挑回来,铺晒在麦场上,母亲和姐姐欆麦秸一个个困起留着柸屋,麦场上传来此伏彼起的“嘭嘭”碌碡声,那些麦粒儿就从颖壳中挤脱出来,落在场上,待晒干后装到布袋和麻布袋里。

芒种麦登场龙口夺粮忙。麦收时节正值北方汛期,南方梅雨季节,晚上还是晴朗的天空,夜里忽然响起雷声。庄稼人便一夜没有了觉,等雨下完,已是明天,便披蓑衣下地,解救雨天,将田埂头留作的地瓜秧剪成两到三片叶一截,再将它们插到地瓜沟上;刚插的地瓜秧苗最怕烈日暴晒,要是遇上几天不下雨,就得从河沟里挑水溜(给地瓜苗浇水)。一担水挑上山,常常是连摇晃带泼洒成了半桶。

小时候,父亲和哥哥们挥着镰割麦子,我就跟着大人后面捡拾掉在地上的麦穗。小草帽遮不住阳光的烤灼,麦秸直刺皮肉,脸上的汗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没办法,麦穗捡拾完了还要给大人拉车子,颠簸的山村羊场小路,往往是一个崖头、一个下坡。太阳烤着、土地蒸着,淡薄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沁透,到场里卸下麦子,累得一 *** 坐在地上就不想起来。

为了传承农活,为了能自己“独立”生存。父亲有的我会了,父亲没有的,我也要学。场园、碌碡、杈、耙、扫帚、扬场木锨样样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庄稼会种,巧妙各不相同”。最让人头疼的是打麦场。只要碌碡一滚,再累也得咬着牙硬撑。因为赶牛是大人干的,小孩子只好拿着木叉调麦秧,这也是个笨力气活,只有不停地把碌碡碾压过的麦子挑翻、薄整反复碾压,直至把麦粒全部挤出。因为过早的‘介入’农活,稚嫩的腿上每到麦季就会起麦芒疥疮,那叫一个痒,这个‘病’;至今残留在腿上。打完场,灰头土脸,咳两声吐出来的唾液都是黑的。

扬场垛麦瓤,新打下的麦子需要晾晒。这个时候最怕变天啦,老天帮忙还好点,就怕天边那片黑云。只要天一变,大人小孩齐往场里蹿。农民有谚语:“芒种前后麦上场

男女老少昼夜忙”

为了体现芒种时节的“大忙”

家乡还有“下来麦茬

不让亲家”的俗语

意思是说

在麦收的时候

就是亲家从门前路过

也没时间打招呼

不过

通情达理的亲家不会因为被冷落而怪罪的

因为他们也知道此时正是“农忙不让人”的芒种“急”节。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确,老百姓的辛苦,我是有着切身体会的。好在现在有了联合收割机,麦收时节,收割、脱粒一次完成,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呢。“芒种忙种”的忙碌情景,随着联合收割机的“介入”,芒种麦收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和历史尘封。

俗话说:“夏至一场雨,滴滴值千金。”

今日夏至。一场及时雨从昨天午后开始便淅淅沥沥时大时小地下起来,不刮风不打雷就那么稳稳地下,干净、沉着,叫人不由得心生恬淡和愉悦。昨晚十点钟临睡前那一阵急雨,近乎滂沱之势 ,隔着窗帘从半掩的玻璃窗外传到我的枕上,哗哗啦啦,节奏舒缓明快,正好与我均匀的呼吸相和,我都没来得及看完一页书,便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清晨六点半的光景,接连两天的农活疲乏,已缓解了八九分。雨还在稀稀疏疏地滴答着,天空依旧阴云密布。窗根下那一丛月季花,几朵萎谢的花头吸足了水分,竟显现出水墨画里枯笔点厾的凝重的胭脂色调,老而艳;几个新打苞的花骨朵带露含羞,翠绿的花托已经包裹不住饱胀的花瓣,那呼之欲出的鲜嫩靓丽,给人无限的期盼,美好而热烈。我的西府海棠,树冠已有四五米高,根根枝条直指云天,簇簇花叶风姿绰约,在这夏日清凉的雨中,更多几分妖娆。突然忆起昨晚浑然入梦的那一树海棠花,粉白的花瓣、蜡黄的花蕊,一嘟噜一嘟噜,闪着水晶般的光泽……恍惚间,一时竟不辨是真是幻,宛然走在云深不知处了。

回过神来,想想前天傍晚摸黑收割的小麦,昨天一早播种的玉米,想想昨天午后开始的这一场及时雨,心里越来越欢畅无比,真可谓“心花怒放”了。

农谚里有言: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就是说:华北地区4月芒种,小麦就成熟了,而5月芒种,麦子还未成熟。今年的芒种时间是公历6月5日至6月21日,对应的是农历的四月二十七至五月十四。今年的情况属于后者,打春晚,麦收也晚于芒种节,也就忙在了夏至。

农村人都知道麦收的基本常识:“三秋不如一麦忙。”“麦熟一晌,虎口夺粮。”“麦收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到了麦收时节,在外打工的壮劳力纷纷回家来帮着收麦子。我们这儿人均耕地一亩多点儿,联合收割机大约二十分钟收割一亩地,十分麻利。往往是一割就是一大块儿地。三五户或七八户互帮互助。妇女们用簸箕装口袋,男人们搬搬扛扛,用农用三马车往家里运。

这小麦收割后,一系列的各项农事才能往下进行,接下来就是种玉米,浇蒙头水,喷洒除草剂等等。前些年,播种玉米大多在未收割的麦垅里进行。人们在脖子上或腰间挎一个兜,盛放玉米,一手持小铲子,一手点籽,钻在麦地里,一棵一棵地点播。一天不缓劲儿,也点不了二亩地。近两年,村里引进了玉米播种机,不光能播种,还能连同肥料一起播进庄稼地里,而且,株距、行距、深浅,都能随意调整,一个早晨就能播种十亩地,既省时又省力,现代化机械就是好啊!

即便这样,这农活也还是没多少人乐意干。因为,庄稼的播种、收获,对节气时令要求非常严格,还有什么整地保墒、查苗补苗、除草灭虫 ,哪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否则,因一时大意,一季的庄稼就会减产。所以,如今一些农户为了图个痛快,好歹找个牢靠的工作或挣钱的生意就把自家的耕地租出去了。我的邻居家这两年收敛了三十多亩地,每年每亩地给户主上交四百元钱租金,一年下来每亩地最低也能剩一千块钱。如果管理得方,加上风调雨顺,三十亩地一年能挣到四、五万块钱,况且,还有小半年的农闲。我的邻居整天乐乐呵呵,心满意足。

我家种三亩半地,由于我在农村小学教书,平时轻巧点的杂活,如:间苗、拔草、喷药……我利用节日或一早一晚就可以整治;繁重点的体力活,孩子爸爸就腾出时间来帮忙,如:浇地、麦收、秋收……一年又一年,我就是这样半书半农地过日子。好多人劝我把这三亩地租出去得了,我不肯,我舍不得这三亩地的收入。我用自己的劳动换得家用补贴,心里踏实坦然。我过过到年底手头紧缺的日子,可以说,我需要这种实实在在的富裕的感觉。

当然,要是孩子爸爸实在腾不出时间,农忙时节也真还忙得不可开交了。秋收还好点,尤其是麦收,有时候不得不向学校请。今年就是这样。

上个周末,小麦已经八九分熟,联合收割机还没来。但我知道,收割也就在这一两天,绝对等不了7天。我心里便开始有些慌乱,因为过了周末我没有时间啊。果然,我家那块儿地,周一就有人家找来机子开始收割了。我家孩子爸爸周一晚上出车回家,并且能歇两天班,按理说,赶得正巧。没想到,可气的是,我家地邻周一早晨割完麦子,接着播种玉米,紧接着就浇地。边坝根本就没挡好。灌得我们与他家相邻的两家麦田半截地净是水,联合收割机没法下地。当时,我真想找他家吵架,可是,依然这样了,吵架有什么用?另一家是我的同族叔叔,天性憨厚善良,他也说:“他家要是能顾忌到别人家的得失,也不会这么做事。算了!啥也别说了。”其实,我也只是说说罢了,我又何尝跟人斗过狠,吵过架。没办法,只好眼巴巴地等。好在接下来两天是晴天。

听天气预报周四要变天,所以周三无论如何也得收割,村北整块地就只剩我们两家麦子没收了。因为联合收割机忙着收割大块儿麦田,我下午上了两节课便请去地里了。我们一直等到傍晚,机子才来。我家孩子爸已经出车去了。晚上九点钟,在好心的邻居帮助下,我家小麦终于毫发无损颗粒归仓了。我疲惫不堪地从地里回到家,一照镜子,蓬头垢面,灰头土脸,还被汗水冲出一道道花纹,俨然一张猫脸;鼻子里、喉咙里,被土腥味淹得恶心。但心里的踏实,足以让我充满幸福美好的感觉。第二天,不到五点钟,我还在沉沉入睡,那个宽厚的叔叔打来电话,说是他一早找来了玉米播种机,现在就去种玉米,要不,雨下起来,就麻烦了。叔叔帮我把三袋肥料和玉米用三马车拉到地里,顺顺利利播种完毕。回到家刚好7点钟,正好做口吃的,上班去。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浇地,因为土地干溼不均,玉米出苗不齐,影响以后的长势及授粉。这样想着的时候,雨就已经开始下了起来,而且,一下两三天。就在我本周末悠闲地修改整理这篇文章的当下,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真是天助我也!难怪同事们笑我是有福之人不用忙。我心里更是乐得开了花。接下来的喷洒苗后除草剂及间苗的工作,就安排在暑期间了。 至此,我的农活告一段落,日子照旧不紧不慢地过,岁月静好,温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