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来了该怎么办

2.伪科学“地震云”,当年是怎样被普及的

3.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的片头变迁

4.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汶川的地震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测到然后撤离居民呢

5.当汶川大地震来之前,为什么没能监测到什么征兆?

汶川天气预报30天_汶川天气预报一周天气

我刚刚从呢里回来,你要是坐飞机就带长裤短袖外套,要带雨伞,因为那里阴晴不定,会突然下雨、

要是坐火车后在坐大巴经过川主寺的话就要多带点衣服了,那里只有几度,特别的冷、当里的藏民已经穿后后藏袍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来了该怎么办

1. 雅安地区:夏季雅安地区气温较高,且容易出现暴雨天气。暴雨过后,山区的道路容易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旅行不便且风险增加。

2. 阿坝地区:夏季阿坝地区海拔较高,山区气温低,且早晚温差大。夏天阿坝会出现频繁的雷雨天气,可能会造成山区道路不畅通、景点不宜游览。

3. 高海拔地区:四川境内有许多高海拔景点,如稻城亚丁、四姑娘山等。夏季这些地区气候寒冷,氧气稀薄,加上天气多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不适合某些人士、小孩或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前往。

4. 汶川地震遗址:汶川地震遗址是中国的重要纪念地,但由于其历史背景和情感价值,夏季可能会有较多的游客前往。这样可能导致景点拥挤,并且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可能影响游览体验。

5. 成都市区:虽然成都市区是四川的省会城市,但夏季气温较高,且潮湿闷热,还有可能出现持续的阵雨天气。在城市中步行或观光可能会感到不适,而且人流量也可能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建议,并不是说完全不可前往。对于旅游选择,个人喜好和健康状况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旅行前最好查看天气预报,确保个人身体状况良好,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做出决策。此外,记得提前了解当地的交通、安全和景点开放情况,以确保行程的顺利进行。祝你有一个愉快和安全的旅程!

伪科学“地震云”,当年是怎样被普及的

顾名思义,地震就是地壳的震动,火山喷发、流星影响、人为活动如地下核试验和矿山开发都可能引起,但是最多还是由于地壳运动。其实,我们的地球很不太平,据美国地质学调查,每年共有三百万次地震,如果平均下来,你每数11秒地球便会这里那里地抖动一下身躯,当然,这三百万下的绝大多数都只是轻微一哆嗦,不足挂齿。但像昨天那种晃动半个亚洲,其后果必然震惊整个地球。 大家都听说过“地震带”,为什么地震专爱骚扰某些地区呢?这得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板块构造学说”说起。地球最上层的岩石圈并不是紧密连成一片,而是几个坚硬而独立的单元在软流圈上漂,彼此似断非断,还有相对滑动,是为“板块”。 如同国家边境最易发生冲突,各个板块相接触的地方也是地质上最活跃的地点。可以想象,板块间相对运动有三种:彼此远离则拉扯、彼此靠近则挤压,或者一个朝南一个朝北,在交接处发生扭曲。与之相应的,地壳的反应便是产生三种不同式样的断层(某些文献定义为四种):正断层(normal fault),负断层(thrust fault)和平行断层(strike-slip fault)。尽管原理各异,三者却有共性,那便是巨大能量在断层的扭曲之下蓄势待发,当断层间摩擦力较大,断层想要动却被迫固定下来时(locked)最为明显,这便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们继续想象,地壳的火气憋得越来越大,当里边的压力终于大于断层两边的摩擦力时,地壳便获得动能,猛烈地哆嗦开来。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在板块交界处这种扭曲最容易产生,而一个小断层扭曲了,旁边的也不得安宁,因而最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断层带”,一震起来,一传十世传百,于是短时间内震动便很可能连成一片。在我国青藏高原那里,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推挤,于是形成了地质活跃区;而在东南沿海,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更是从不肯相安无事,是另一个地震多发区。 实际上地震不仅仅发生在板块之间,在十七世纪的美国曾以密苏里为中心发生过一场震撼数州的地震,一百多年后,科学家才发现它的始作俑者——竟是一个蓄谋了六亿年的断层! 地壳回响——地震波 如果地壳不能用地震波将愤怒的消息传播开去,那么地震的威力要大打折扣。当然这只是美梦罢了,正如我们看到水波而知道液体传递震动,固体同样如此。在介绍两种地震波之前,顺便区分两个概念,我们说汶川地震的震源在地下10千米,指的是地壳中矛盾冲突始发地距离位于地表的震中汶川县的垂直距离,于是你知道“震源”不同于“震中”。 回来说地震波,它可以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种,前一种又可分为“纵波”及“横波”。“纵波”即“primary wave”,便是常见的P波,其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由于速度较快、最先达到震中而得名;同理,“横波”的震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只能在固体中前进,遇到液体便会停止下来,是随后袭击震中的“secondary wave”,我们简称为S波。 两种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面波(Love Wave,L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在地表传播时会像水波一样让地面上下晃动,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由于S波速度最慢,因此我们一般感到地震总是以递进式发生,即最猛烈的时刻总是最后阶段。 尽管P波和S波的传播速率随介质而改变,但是二者速率之比却总是1.7,这一比例被地震仪记录下来后,常常被用于计算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地壳,你是小怒还是大怒 新闻说:“四川汶川地震7.8级”。当你看到这个数字,除了意识到这属于“大怒”,还看出什么?其实这个“7.8级”,完整称呼该叫“里氏7.8级”。这一标准是1935年加州理工大学Charles Richter和Beno Gutenberg给著名的加州地震量身定做的标准,他们为了让其值不为负,特意跑到距震中100千米处测量,并把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记录到水平位移1微米称为0级地震。 当然,这个“0级”的命运同历史上定义的众多“最大”及“最小”一样,现在地震仪的精度远远超过当年,记录下负级地震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地壳哪怕微微一怒,也会被地震仪记在账上。里氏震级是一个对数值,这意味着8级地震的地震波幅度是7级的十倍,而能量释放则达到31.7倍。当然,地球历史上发生的强烈地震不胜枚举,不过在里氏震级的历史中,最大只有9.5级,多数都小于3级。 里氏震级描述了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而另一个标准“烈度”则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方位角、地质构造及土壤性质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然而不同地区的烈度却有所不同。 这便是用罗马字母表示的麦加利地震烈度(Mercalli intensity scale)。这个标准相当依赖于主观标准,比如“室内少数人在完全静止中能感觉到”为III度;最大的XII度,则是“房屋建筑普遍破坏,山崩地裂,地形改观”。这也是为什么地震结束,科学家马上可以报告震级,然而不同地方的烈度,却要他们等有功夫了,跑到不同地方询问目击者才能总结出来。 地球,我们偏不束手待毙 如果生活在一百年前,那么我即使是地质学家也未必能写出这么一篇文,可见科学家对于地震的了解进步了多少。然而有些令人失望的是,人类对于预测地震仍可说是无能为力。 自然,敏感的地震仪可以感知地震波先锋,这时候我们可以大喊地震要来了,但这基本没用,除非你能在几分钟之内把全县武装起来。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同样可以看板块活动和断层活动的大趋势,但可想而知,这种预测估计比海中间一个小岛的天气预报还要不准。现在可以称得上准确的预报只是针对余震,科学家凭着在历次地震中总结的余震不同形式,再加上对当地地形的分析,多少可以“事后诸葛”。 (前边废话了两千多字,终于还是要履行诺言……)研究的事情科学家来做,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助身边的人,说伟大点,这也是为减小自然灾难中的人类伤亡做了贡献呢。下文(选符合中国国情的)摘抄自加州消防局的防地震手册。 地震中: 1.如果你在室内,钻到桌子下边,没有桌子就靠近内部的墙壁,直到震动停止。远离窗户(玻璃有时会飞出好远)、书柜、冰箱、镜子和其它悬挂物件。如果你一定要移动位置,最好一直保持头上方有防护和遮挡。不要乘坐电梯。 2.如果你在室外,到四处无物处,远离树木、标识、高大建筑和电线杆,小心可能从建筑物飞来的砖头和玻璃。 3.如果你在开车,停下并呆在车里直到震动停止。不过要注意不要停在过街桥或电力线下。 4.如果你在剧场,坐在原位别动,用双臂防护头部。直到震动停止才有秩序地出去。 5.注意不要让孩子害怕和担心,尽量避免黑暗、孤独。 6.如果着火,在火源和你之间关上尽量多的门,用棉被之类堵住门缝。让救火员知道你的位置,打电话或把明显物品悬挂在窗户上,但是小心破碎的玻璃。如果外边有浓烟,关上窗。 地震后: 1.检查自己和旁人,急救优先。 2.保持镇静,并稳定他人。 3.小心碎玻璃。 4.灭火,检查煤气、水和电线,如果受损,关掉开关。如果煤气泄漏,不要用任何可以引起火星的物品(包括电钮)并打开窗户。 5.如果有广播,打开广播并收听急救公告(我真的不知道我们有没有?) 6.不要试图进入受损的建筑。 7.如果没有水储备,最好能想办法用化学药剂或过滤器过滤自来水引用,如果连自来水也没有,用马桶储水箱的水,不要用坐便器里的水,可能已被污染。 8.如果你的孩子出现地震后的恐惧症,试着和他谈心,交换你们的感觉,告诉孩子他们是安全的,经常抱着你的孩子并在晚上更多陪着他,允许你的孩子因为丢失的玩具等小东西而伤心抱怨。有时候,成年人的心理困难可能更大,多和亲人谈心,更注意身体健康。 平时: 1.记好紧急电话并告知家里所有人员。 2.急救药常被:消炎药(包括外用和内服)、止痛片、腹泻药、眼药水、耳鼻滴水、双氧水、皮肤消毒喷剂、绷带、医用手套、口罩、冰袋或热敷袋(应该可以买到,揉一揉就改变温度的)、棉花、胶布、夹板。 3.生活紧急物品:干粮、罐头食品、现金、饮用水(非常重要,因为城市供水会在地震中收损,一人至少保证19公升,你的宠物也算一个)、灭火器(这个虽然不符合我国国情,我还是觉得很重要)、指南针、应急灯、帐篷、防水布、绳子、火柴、广播、睡袋、设施(家庭相片、笔记本电脑、喜欢看的书、游戏)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的片头变迁

“地震云”在民间始终存在,但它后来作为一种“学说”被发扬光大,日本市长键田忠三郎功不可没。

键田忠三郎曾担任日本奈良市的市长,需要强调的是,他没有任何地质或者气象方面的专业背景。

键田忠三郎(来自他本人写的《地震云》一书)

从上世纪40年代,键田忠三郎开始推广“地震云学说”。他说“昭和23年6月26日,奈良市上空出现了一条异常的云,颜色和形状像一条乌黑的长蛇,横跨东西方向。我当时预报即将发生地震,引起了轰动。两天后,距离奈良160公里的福井就发生了大地震。”

(注:1948年6月28日下午5点14分,日本福井平野一带发生7.3级大地震,死亡3895人,福井市几乎遭到毁灭性破坏。)

福井大地震后的一片废墟(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把这种云命名为地震云,还说在中国唐山大地震前两天,日本九州也出现了“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

“像把天空分两半似的”地震云(来自网络)

键田忠三郎用观测地震云的方法来预报地震,坚持了30多年,自称在1948年预报出了日本的三次7级以上地震,在1979年预报出了两次地震。

80年代,他与日本九州大学的真锅大觉、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吕大炯,合写《地震云》一书,1981年在中国出版。

上世纪80年代,是“地震云”在中国的黄金期。当时中国刚刚结束某疯狂年代,科学界百废待兴;而1976年唐山大地震留给中国人的恐惧和悲痛又太深,举国上下都如饥似渴地希望真能找到一种预报地震的方式。

1976年唐山大地震(来自网络)

因此,“地震云学说”在中国广为流传,甚至一脚踏入了中国科学界。吕大炯曾于1981年在《科学通报》发表过《地震云观测》的论文,并在1982年出版《震兆云霞》一书。

而民间的热情更加高涨,日本成立了“地震预知俱乐部”,中国也成立了“中国震兆云霞研究会”。

但是,“地震云学说”从未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随着科学认知的发展,地质或气象方面的专业人士都曾或委婉或直接地加以反驳。

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曾明确表示,地震发生前的某种形态的云出现,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中国气象局也曾表示“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地震与天气二者之间有内在关联性,也没有证据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发生”。“地震云学说”逐渐绝迹于严肃期刊和出版物。

但“地震云”在民间依然拥有广阔而深厚的土壤。迄今为止,很多人依然相信看云就能预测地震,而一些民间“地震云专家”也依然在矢志不移地发布自己看云预测地震的消息,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信徒。

什么是“地震云”?

80年代,一些发表的“地震云研究”认为,地震云共有三种类型:条带状、辐射状、干涉条纹状,并且附上了照片。

今天我们回头看,尽管年代久远,照片模糊不清,但依旧可以辨认出这些“地震云”,其实在云的科学分类中都有对应种属,而且很常见。

比如“条带状地震云”,其实是荚状层积云或者荚状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条带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

再比如“辐射状地震云”,其实是辐辏状高积云。

当年拍摄的“辐射状地震云”(《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

再再比如“干涉条纹状地震云”,其实是波状高层云。

当年拍摄的“干涉条纹状地震云” (《初论地震云》,自然杂志,1986年)

如果说80年代的“地震云研究”,还试图用一些科学方法来对”地震云“作出一些限制和区隔,那么在如今,当”地震云“已经彻底退出科学界后,现在的民间“地震云专家”则显得更加奔放和随意。

他们把一切“怪异”的云都指为地震云,而“怪异”是一个主观词,到底什么样是怪异什么样是不怪异?完全没有客观标准。

比如2016年2月17日下午,江西婺源出现的这种云,被说成是地震云,引起一阵恐慌,但这实际上是波状层积云。

江西婺源波状层积云(来自网络)

2010年1月7日潍坊,也说有地震云,这还是波状层积云。

潍坊波状层积云(来自网络)

今年7月28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透光高积云。

长春透光高积云(来自网络)

现在你打开搜索软件,搜一下“地震云照片”,将看到各种高积云、各种层积云、各种卷云、各种卷积云……而它们其实都是天空中再常见不过的云(如果你经常抬头看云的话)。

甚至还有飞机喷出水汽形成的航迹云(俗称“飞机拉线”),也被指为“地震云”,难道飞机飞过也是地震征兆?

航迹云(来自网络)

网上形形的“地震云”,以高积云或层积云居多,因为这两种云容易形成波状、絮状、透光、放射状、荚状等“怪异”的样子;再加上有时在傍晚或早晨,染上了晚霞或朝霞的颜色,就更被疑为“天有异象”了。

“地震云”的高命中率

当然,“地震云专家”能长盛不衰,也不是浪得虚名,人还是有一套很具迷惑性的“证据”,这就是“高命中率”。

比如,他们说:

中国512汶川大地震的前3天,在山东临沂出现“绳纹状的地震云”;

中国四川雅安地震的一周前,杭州上空出现“地震云”;

2008年6月1号巴士海峡地震前一天,合肥出现“地震云”;

……

512汶川大地震(来自网络)

说上三五个例子,一般人就被唬住了,觉得是呀是呀,这么多次都命中了,就算不全信,也没法全不信了。

那么,为什么能多次命中呢?

其实说破了也没什么稀奇。

我潜心围观过网上几位知名“地震云专家”,他们的路子就是,先贴一张“怪异”的云出来,宣布为地震云。之后,在短则几天、长到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地震了,都算“命中”!

“专家”眼中的地震云(来自网络)

这精度也太粗犷了吧,简直是霸王条款,想不命中也难啊。

要按着这个精度,天气预报就可以改成“今天明天后天乃至一个月内,全球总有一个地方将会下雨”,这准确率也能分分钟飙到100%,想降都难。还有不少“地震云专家“的粉丝吹捧说“比天气预报准”——真是令天气预报员们男默女泪。

有人说,地震能跟下雨比吗?下雨是常事,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啊!

你看,很多人总以为地震很罕见,能“命中”几次就是神算子了。其实这是个误区,事实上地震每天都发生。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咱就不算那些小地震了,就光算≥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1000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

换句话说,任何人,随便朝天一指、掐指一算,随口说句“今天全球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他都不输。更何况“地震云专家”还把时间放宽到一个月以内呢。

真的,“地震云专家”自称“多次命中”,这都属于谦虚了,其实他们是“每次命中”,逢测必中。

地震云的“理论依据”

“地震云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些“理论依据”,试图从物理、大气科学、地质学的角度来证明地震云的“科学性”。

思路都差不多,大概就是说,在地震前的“孕震期”,大地积蓄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会以“地热”“波动”“振荡”“次声波”“电磁辐射”“高能水汽”“带电粒子”…等形式,从“断裂缝泄射出地表”“上逸到空中”,影响云的形状,出现怪异的地震云,之后就会发生地震。

这些专业词汇乍一听挺唬人,其实经不起科学验证和推敲。

地球上从地表到高空已经密布各种的监测仪器,无论是能量、波动、振荡、水汽、次声波、电磁辐射……都能被精准地监测到。

假如在地震前,它们真的从地下冒出来、再到达天空、再体现到云的形态上,那所有这些仪器,怎么可能全都无动于衷、监测不到任何异常数值呢?反而要等它们折腾到云上去,再由人眼来辨认?

这些质疑已经被反复提出过多次,然而“地震云专家”们永远视而不见。

心理聚焦效应

“地震云理论“能在民间收获信任,也源于大众的心理需求。

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后,往往会反复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的各种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和异常”的。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罢了。这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那些看似怪异的“地震云”,也是这个道理。

看似怪异的“地震云”(来自网络)

波状层积云、透光高积云、絮状高积云…这些其实都是很普通和常见的云,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的天空出现。但当它碰巧出现在某次地震之前,就会被人赋予特殊的“天兆”含义。

在地震这样恐怖又突然的天灾面前,人类显得太过于渺小和无力,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比如看云),来预先判断地震的出现,能让人们有机会逃脱厄运。

正是由于满足了人类的这种心理需求,“地震云理论“永远都会有追随者。

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汶川的地震为什么没有提前预测到然后撤离居民呢

最早的《天气预报》片头背景是中央气象台的大楼。

之所以选择这个建筑物,最直接的考虑就是直观,告诉大家天气预报就是从这里“出来”的;而且当时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模式都相对比较落后,也没有“设计理念”这样的概念,所以研发出来的三维动画科技,刚开始也是在当年还算宏伟的这座九层大楼上小试牛刀。

1988年开始有了气象卫星(FY-1极轨气象卫星),于是卫星围绕地球旋转的动画取代了中央气象台大楼。

后分别在1993年3月1日、1994年1月1日、1995年7月1日、1999年7月5日更换片头。

2001年11月5日,天气预报更换为根据季节变换的片头。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因悼念汶川地震死难者,天气预报片头临时更换为黑白色调“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片头。至5月22日恢复正常片头。

2009年9月28日,因CCTV-1高清频道开播,天气预报更换片头至现在。

当汶川大地震来之前,为什么没能监测到什么征兆?

目前的技术,能做到以下

1.地震发生后,在破坏性的地震波到来前,提前30秒知道,发出警报

显然,就算每个居民身上都有报警设备,30秒也只能跑下3层楼,没啥意义

关键是,如果报警发生在半夜,30秒还不够你明白发生什么事

更关键的是,哪怕每个人白送一个报警器(其实就是个呼机)谁能做到年年月月天天,不离身?

2.预测某一地区地震一般是这样:XX地区,在未来50年内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高于50%

这个预测对你有用吗?你未来50年都住帐篷?还是说XX地区从此开始搬家,一个人都不留

这种预测,只能是国家用,要求XX地区从今后,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提高到7级以上,相关部门做演习和预案

北京地区的预测是,未来50年内,不大可能发生超过6级以上地震,超过5级以上的可能性也低于20%,所以,北京地区建筑物政府指定标准的抗震等级一般是7级

至于精确预测未来1周这样的,目前人类历史上只有1次,中国,邢台,1976,还是很多机缘巧合的结果

汶川地区,就是地震高发地区,抗震等级应该是8级才行,不过,嘿嘿,政策指定是一回事,实际施工的时候,那个老板都会耍手段的,更不要说大批的1980-1990年代的,几乎没有图纸,没有施工监理的工程(那个年代,有楼住就不错了)

天气预报都只有80%准确,更不要说地震了。

地震目前不可能准确预警

地震的难以预测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第一是地球的不可入性。人类对地下发生的变化,目前只能靠地表的观测进行推测,而这种推测很不唯一。第二是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是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