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天气预报15天查询_梅城未来一周天气
1.杭州的详细情况 重点杭州的天气 一年四季的
2.游梅城森林公园作文
3.富春江:从乾潭到梅城
前处于杭州的夏季,比较热,下面是这几天的天气预报
22日星期三 白天 阵雨 高温 29℃ 北风 微风
夜间 阵雨 低温 25℃ 北风 微风
23日星期四 白天 多云 高温 31℃ 东北风 微风
夜间 阵雨 低温 26℃ 东北风 微风
24日星期五 白天 多云 高温 32℃ 东风 微风
夜间 阵雨 低温 27℃ 东风 微风
由于这几天受台风影响,所以杭州最近几天天气比较凉爽,如果这几天来杭州旅游,请千万记得带一件薄外套.
下面是对杭州气候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阴雨、夏潮热、秋干爽、冬湿冷的气候特点。杭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高低起伏悬殊,全市的温、光、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局地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持续时间上的不稳定,特别是季风强度的较大变化,常导致冷热干湿异常,出现灾害性天气和气候事件。杭州市主要气候特点如下:
一、光温同步、雨热同季
杭州市由于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光、热、水同季配合良好的气候特色。开春后,太阳总辐射量逐月增强,气温同步回升,雨热同季增加;5-6月由春入夏,杭州市的降水开始进入高峰期,气温适中。盛夏季节(7-8月)太阳总辐射量达最高值,也是一年中的高温期。由于受副热带暖性气团控制,梅雨结束后降水量较前期明显减少,易出现高温伏旱天气。历史上杭州市区日最高气温曾达39.9℃。9月由夏入秋,光温同步下降。受台风和冷空气影响,秋雨来临。10-11月则盛行秋高气爽天气。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光温条件优于春季。冬季光、热、水均处在一年中的低值期。
二、春季回暖早、增温快、气温日较差大
杭州市低山丘陵面积广大,沿江平原、盆谷地依山傍水,因此具有明显的地形气候特点。东部的宁绍平原地区,冬季(以1月为代表)月平均气温较西部低丘谷地高0.9-1.3℃,但≥10℃的回暖初日临安与东部平原地区相同。而≥15℃回暖初日,临安较宁波早3天;从≥10℃回暖初日到≥15℃的初日,临安为22天,而东部宁波要25-26天,春季回温比宁绍平原早。比较宁波、萧山等地上半年前后两个月平均气温回温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盆谷地2-4月平均气温回升值要大于平原地区。山间盆谷地的气温日较差明显大于平原,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昌化为11.0℃,建德为10.1℃,而杭州东北部平原地区只有7.9-8.1℃,较山间盆谷地小2-3℃,这是杭州市又一个气候特色。
三、气候多宜、资源丰富
杭州市地跨两个热量带,南北仅跨1.3个纬距,而年平均气温却相差2.5℃,≥10℃的活动积温差1000℃,山区与平原降水量多寡相差700毫米以上,年日照时数相差300小时以上。这说明杭州市的气候资源,除地带性差异外,地形小气候差异更是十分显著。
杭州市西南部的新安江水库区、梅城两江小平原、寿昌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有水体调节,是杭州市降水量较多,热量条件最优,无霜期最长,越冬条件优越的气候区。
杭州市东北部的河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形向北敞口,降水量偏少,光照充足,冬季寒冷,热量条件稍差。中部的河谷平原、盆地介于南北之间,气候多宜,降水量适中,热量条件较优。另外,三江流域优越的小气候资源,造就了十分秀丽的自然景色。山水相依,林木葱郁,名胜古迹分布其间,形成了杭州市主要的南线风景旅游区。
杭州市广大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雨量丰沛,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千米以下的山区雨量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组成了复杂多样的立体小气候。
四、气象灾害频繁
以杭州市区为例,冬秋季月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可差6℃以上,春夏季也差4℃左右;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可差1倍以上(952-2355毫米),而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更是多寡悬殊,可差十倍以上;年日照时数年际变化也可差600小时以上(1576-2256小时)。正因为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如此之大,就造成了有的年份盛夏久旱不雨,有的年份又暴雨成灾,带来了频繁的气象灾害。
春季的倒春寒、连阴雨;夏季的暴雨、强对流、高温干旱天气;秋季低温、早、晚霜冻;以及冬季的寒潮、大雪等气象灾害常会给社会各行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1954、1983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的洪涝;1967、1978年、1994年和2003年的大旱;1956、1961、1963、1972、1974、1988年和2005年受台风影响,都给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杭州的详细情况 重点杭州的天气 一年四季的
今天是2023年01月04日,星期三,农历壬寅虎年腊月十三,全国白天平均温度为7.6度,晚间平均温度为-1.8度;全国最高气温发生在海南的中沙,温度为28摄氏度,最低气温发生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温度为-21摄氏度;全国天气晴好城市占比为43.9%,多云天气占比为31.3%,阴天占比为6.9%,雨天气占比为8.9%,雪天气占比为2.7%,全国整体情况以晴、多云为主,天气良好,温度寒冷,不适合出行,尽量减少户外运动,建议穿着棉毛类保暖衣物。
天气晴好的旅游景点有承德避暑山庄,武汉东湖景区,大同云冈石窟,盘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亳州梅城故城址,银川水洞沟遗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明定陵,北京慕田峪长城等,本站所有气温数据来源于中央气象台
游梅城森林公园作文
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一、日射和日照
杭州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 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某时段内实际日照时数与该地理论上可照时数的百分比)41~48%。在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桐庐、富阳以北,萧山、余杭及市区的东北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于45%,为全市高值区。市域中部的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及临安县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左右。丘陵山地,因地形遮蔽和云雾、热雷雨较多,光照较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41%,在山垄窄坞,日射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
据天目山气象站观测,山区的日射和日照,在海拔500米以下,随地势的升高而变弱,变短;海拔500~1000米,因云雨较多,出现最低值;海拔1000米以上,随地势升高转而变强、变长。杭州市日射和日照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5~10月)的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均大于冬半年(11月~次年4月)。其中,盛夏7、8两月,日射强、日照长。除山区外,全市大部分地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30~260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5~60%或以上。冬季日射弱,日照短,12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总辐射量都在6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5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50%。春(3~4月)、秋(9~10月)两季为过渡季节,日射和日照量居中,相比之下,春季阴雨天气较多,各值比秋季要小。只有天目山顶部例外,除7、8两月,冬季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也多,11月~次年1月各月日照百分率均超过50%。
二、气温
(一)年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杭州市年平均气温15.3℃~17℃。地域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全市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寿昌盆地和梅城盆地,在17℃以上;中部建德乌龙山以北和分水江两岸河谷平原以及东北部平原,为16.0~16.9℃;西北部临安昌化、於潜河谷平原和低丘谷地为15.0~15.9℃;天目山、昱岭、白际山和千里岗等海拔25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全市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天目山顶部,为8.9℃。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一般3.0~5.0℃(南北温差2℃左右),山区低于3℃;以7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0~29.0℃(南北温差1℃左右)。天目山顶部的月平均气温,1月份偏低6℃,7月份偏低9℃。春秋季为气温转换季节,其中4月回温最快,月平均气温比3月高6℃;秋季至初冬降温最快,10月、11月平均气温下降在5.5 ℃以上,以气温论,1、4、7、10月分别代表杭州市的冬、春、夏、秋四季。
(二 )山地气温直减率。山区气温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但受地形、坡向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在中山地带气温直减率(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的下降值)一般是低层大于高层,南坡大于北坡,夏秋季大于冬春季。但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受水体调节,气温直减率变化较为复杂。另外,山间盆地冬半年冷空气容易下沉积聚,晴夜辐射冷却作用又十分强烈,常形成“冷湖”和逆温(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增加)现象。天目山南侧全年逆温的出现频率达67%左右。按高度不同,大致可分为两个逆温层:第一层,海拔150~500米,平均强度大于0.7℃/100米;第二层,海拔800~1100米,平均强度约0.3℃/100米。
(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建德和临安昌化为全市两个高温中心,最热月7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在34℃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42.9℃(1971年7月31日)和41.9℃(1966年8月6日),同期,钱塘江两岸海滨平原气温较低,月平均最高气温低于33℃,极端最高气温为38℃左右。杭州市区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2.1℃(1930年8月10 日)。西北部临安昌化是全市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1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1.3℃。但极端最低气温却常出现在南下冷空气能够长驱直入的东北部平原,1977年1月5日,萧山有-15.0℃的低温记录,比西北部低丘谷地还低近2℃。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1.9℃和—8.0℃,是全市冬季最暖和区域。天目山顶最热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23.8℃,极端最高气温也仅30.6℃;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6.1℃,极端最低气温-20.2℃(1967年1月16日),均为全市最低。杭州市区1951—198 5年出现的最低气温为-9.6℃(1969年2月6日)。
(四)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杭州市平均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为23.8~24.9℃。北、中部平原区年较差较大,在24.5℃以上;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及梅城盆地年较差较小,一般不超过24.0℃。年平均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7. 9~11.0℃。此值山垄谷地较大,临安昌化达11.0℃;低丘谷地一般,为9.0~ 10.0℃;东北部平原地区较小,8.0℃左右。全年,各月平均日较差值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山区的平均年、日较差通常较小,天目山顶部分别为22.5℃和7.3℃,属全市最小。
(五)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杭州市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1月中下旬,终霜日出现在3月中旬前后,无霜期一般为230~260天。富阳以北的谷地冷空气容易侵入,初、终霜日比其南部地区分别提早5~10天和推迟10~15天,无霜期也相应缩短20天左右。特别是北部临安昌化的河谷山垄地带,冷空气的平流冷却作用和地表夜间辐射冷却作用较强,又易于叠加,初霜日早而终霜日迟,无霜期较短,仅为232天左右。南部新安江水库附近的建德、淳安初霜日最迟,终霜日最早,无霜期可达254~263天。全市有霜日数各地一般为23~26天,北部河谷平原多于滨海平原,滨海平原又多于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山区全年气温较低,初霜日提早和终霜日推迟。天目山顶部初霜日平均为11月1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4日,无霜日平均仅209天左右。
(六)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和积温。杭州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初和11月中下旬,持续日数230~250天;≥10℃积温4700~5700℃。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河谷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0~25日,持续日数240天以上,≥10℃积温5300~5700℃ ,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好地区;中部河谷平原和东北部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5~31日,持续日数235~240天,≥10℃积温5000~ 5300℃。西部低丘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区≥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底至4月初,持续日数230~235天,≥10℃积温4700~5000℃;西北、西南部中低山区≥10℃初、终日的平均日期分别出现在 4月3日以后和11月11日以前,持续日数少于230天,≥10℃积温不足4700℃,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差地区。
三、降水
(一)平均降水量和雨日。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雨日130~160天 。但在环流和地形影响下,各地降水量和雨日多寡悬殊,其分布总趋势是自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自河谷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向丘陵山地递增。市域西北部、中部、西南部山区,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雨日大于160天,为多雨区。特别是天目山东西两边的市岭和双石,昱岭东北部马山,白际山东侧的陈家村、樟村、千里岗的白马、西岭和建德大坑源等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以上,雨日超过165天。临安、富阳以南沿江至寿昌盆地、梅城盆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降水量1350~1500毫米,雨日145~155天。东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下,雨日少于150天,为全市少雨区。萧山、余杭的滨海、水网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200毫米,雨日不到140天。
(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杭州市全年有两个雨季和一个多雨时段。第一个雨季自5月初前后开始,6月底至7月上旬结束,俗称梅汛期,多由极锋(梅雨锋)北移,雨带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停滞而产生。该时段内,雨量集中,有大到暴雨出现,平均降水量350~55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25~31%。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至西北部山区,平均都在500毫米以上。第二个雨季出现在8月底到9月底,因受台风或极锋南移影响所致,俗称台风秋雨期,平均降水量120~22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8—13%。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和东北部平原。天目山东侧为台风暴雨的频发中心,平均在200毫米以上。此外,3~4月为一多雨时段,称春雨期,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13~23%。7、8月和10月至次年2月为两个相对干季。前一干季为盛夏伏旱期,即夏干期,全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风极盛,高温少雨,除西北部天目山区和中部昱岭山区平均降水量超过35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50~300毫米,东北部平原沿钱塘江河谷到新安江水库区降水量最少,平均在250毫米以下,后一干季为冬干期,因受蒙古南下的极地大陆干冷气团影响,连续五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仅300~400毫米,占年总量的20~27%。
(三)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年降水相对变率。杭州市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 量的相对变率(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各年降水量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为12~17%。其中临安、淳安、建德西部和西南部、萧山东部多在15%以上,其它地区为12~15%。全年各月的相对变率以3~6月最小,为25~35%,说明春雨量和梅雨量相对稳定,而常年3~6月降水量为年降水总量的一半,故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和湿害。7、8两月降水较少,相对变率较前期有所增加(35~50%),故易出现伏旱,只在台风降水和9月秋雨影响下,旱情才得以缓和或解除。10月至次年2月冬干期,降水多寡悬殊,相对变率最大(50~80%),常出现“燥冬”或“烂冬”年份。
(四)暴雨日的分布。除冬季外,杭州市各地都可能出现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年平均2~5天。6月为最多,9月次之。暴雨日的地域分布,以东北部河网平原、滨海平原为最少,年平均2天左右;中部和南部的低丘谷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3~4天;山区最多,年平均都在4天以上,几个暴雨中心均达到或超过5天。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各地年平均少于2天。其中,东北部平原区和新安江水库区在0.5天以下。日最大降水量,梅汛期西部山区可达200毫米上;台风秋雨期有超过300~400毫米的特大暴雨,每每出现在天目山东侧和东部平原。
四、蒸发和湿度
(一)蒸发量。杭州市年平均蒸发量为1150~1400毫米。地域分布上南部大于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的建德、淳安达1350毫米以上,天目山南侧的临安镇在1150毫米以下。全年蒸发量季变特点明显。全年以夏季(6~8月)为最大,盛夏7、8两月晴热少雨,月平均蒸发量高达170~230毫米。春(3~5月)、秋(9~11月)两季次之,平均月蒸发量75~150毫米。冬季(12月~次年2月)为最小,1月的月平均蒸发量一般不超过50毫米。
(二)相对湿度。杭州市年相对平均湿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5~85%,大致上北部大于南部。萧山、余杭、临安和富阳夏秋季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为80%左右,淳安、建德和桐庐等地大多低于80%。全年相对湿度以梅汛期(6月)为最大,月平均湿度在80%以上,以冬干期(1月)为最小,一般月平均不超过78%。天目山顶部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最为明显,7、8两月高达90%左右,为全市最大;12、1两月低于65%,为全市最小。
五、风和气压
(一)风
风向。杭州市北、中部平原地区和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的盛行风向具有显著的季风性特点,随着冬夏季节转换,最多风向也呈反向(交角120°以上)变化。每年2、3月(冬春之交)风向开始由偏北转为偏东,继而又转向偏南;6月(初夏)起盛行南——西南风;8月(盛夏)偏东风增多;9月(入秋)至次年2月,乃至整个冬半年偏北风占较大优势,其中,1月前后,北——西北风尤为盛行。以上规律在天目山顶部表现最为著。
在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因受局部地区地形干扰,盛行风向具有地方性特点。建德、淳安及临安昌化全年盛行偏东风,临安东部春季以东北风为最多,夏、秋、冬三季基本以西南风为主。
全市各地月最多风向的出现频率一般为10~25%,冬夏季较春秋季要大。
风速。杭州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在1.3~2.4米/秒。东北部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地势平坦,年平均风速较大,都在2米/秒以上,尤其是钱塘江两岸的滨海平原,年平均风速超过3米/秒。低丘谷地,特别是与风向正交的山垄狭谷里,风速较小,如临安、昌化,年平均风速仅1.3米/秒,静风频率高达52%,比其它地区偏多20~30%。山顶、山冈和迎风山坡的风速远比平原地区要大。天目山顶年平均风速达6.3米/秒,静风频率低于4%。
各地月平均风速在1.1~2.7米/秒之间。通常冬季风速较大,夏季较小。中、北部地区春季风速略大于秋季,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则相差不大。
各地年最大风速和月最大风速,一般在10~20米/秒之间,天目山顶可25~30米/秒。冬春两季的大风主要是北方冷空气(寒潮)南下时出现,多呈北——西向;而夏秋季的大风常受局部地区强对流(热雷雨、飑线等)和台风影响,风向较乱。?
(二)气压
年平均气压。据杭州市气象台观测站1961~1980年记录,杭州市区的多年平均气压为1011.6百帕,低于标准大气压1013.25百帕。1953年和1970年出现最高年平均气压1016.5百帕,1974年出现最低平均气压1010.9百帕。年际平均气压最大差值为5.6百帕。
月平均气压。一年中,杭州市区月平均气压随月平均气温变化,最低的月平均气压出现在7月,为999.2百帕,最高月平均气压出现在12月和1月,为1021.6百帕。
气压的极端变化。冬季受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强寒潮)侵袭,气压出现极大值,1981年12月2日杭州市区受冷高压影响,气压陡升到1038.2百帕;秋夏之交受强台风影响,气压出现极小值,1956年8月2日晨,杭州市区受强台风影响,气压剧降到958.7百帕,以上极值均为40年所未遇。
六、四季
按气候学指标(5天为1候,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划分,杭州市四季分明,时间分配上,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
(一)春季
始于3月第四候至第六候,终于5月第五候至6月第一候。历时68天左右,始日和终日均南早北迟,前后分别相差10天和7天左右。每年开春后,冷暖气流交替加剧,受气旋及锋面活动影响,风向多变,但以偏东风为主;天气乍寒乍暖,气温变幅较大;雨水增多,晴雨不定;故杭谚有“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之说。四月“清明”时节,当较强冷空气南下时,常出现连续低温阴雨的“倒春寒”天气。春末,时有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春季平均气温17℃左右,降水量330~450毫米。
(二)夏季
始于5月第六候至6月第二候,终于9月第三候至第五候。历时115~120天。始日南早北迟,终日南迟北早,前后相差5~7天。初夏,随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北上西伸,偏南风日益增多,暖湿气流十分活跃,受“梅雨锋”影响,阴雨连绵,温、湿并升,但风力较小,天气闷热。此时,正值黄梅成熟而物品易霉时期,俗称梅雨期或霉期。因雨量集中,且暴雨频繁,时有洪涝发生。7月上旬起,梅雨先后停止,各地进入盛夏期,直至8月下旬,夏季风极盛,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除有局部雷阵雨外,多晴热天气,为全年相对干热期。因持续高温少雨,日照强而蒸发大,而形成干旱。其间也常受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出现暴雨和大风天气。夏季平均气温26~27℃,降水量530~630毫米。
(三)秋季
始于9月第四候至第五候,终于11月第四候至第五候,历时约63天左右。始日和终日均北早南迟,前后相差5~7天,“秋分”前后,北方冷空气迅速南下,风向偏北,气温下降较快,易出现秋季低温;有时,冷暖空气流再度交替,会产生一段降雨过程。10月中旬至11月,在蒙古大陆冷高压脊前部控制下,气层稳定,雨水明显减少,常出现云少日照多,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小的秋高气爽天气。晚秋,冷空气较强时,会出现初霜。秋季平均气温16~17℃,降水量140~200毫米。?
(四)冬季
始于11月第五候至第六候,终于次年3月第三候至第五候,历时110~120天。始日北早南迟,终日北迟南早,前后相差5~10天。初冬,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偏北风日益增强,气温急剧下降。1月,冬季风最盛,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以晴冷天气为主。“立春”过后,冬季风有所减弱,气温缓慢回升,而雨雪逐渐增多。在强冷空气或寒潮侵袭时常产生大风和强降温天气,有时也会出现严重的冻害和雪害。冬季平均气温6~7℃,降水量260~290毫米。
杭州市海拔25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千米高程以上地方大多没有明显的夏季,冬季可以长达半年之久,开春要推迟一个月左右,入秋约提前40天。降水量一般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大,在海拔1000~1200米处,达到最大值,年平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再往上降水量却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减小。
七、地区差异
杭州市南部和北部气候差别甚大。南北年平均气温约相差2.5℃,≥10℃的活动积温相差约1000℃,降水量相差约700毫米,年日照时数相差300小时以上。杭州市山区面积大,有些山地地势较高,气候的垂直差异非常明显,还形成复杂多样的立体小气候。
根据杭州市气温、光照、降水等气候要素和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全市可分为5个气候区。
八、城市气候效应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杭州市区的城市气候效应日趋突出,光、热、水、风等各气象要素与市郊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气候环境有所恶化。
(一)大气消光作用
杭州市区1971~1980年日平均太阳总辐射量268.4卡/平方厘米,日平均日照时数4.9小时/日,比同纬度乡村慈溪庵东分别偏少8.6% 和12.5%。其中,春季(3~5月)偏少值分别为10.7%和13.7%。
(二)热岛和逆温层
热岛效应。杭州城区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最低气温12.8℃,比城郊笕桥机场分别高出0.3℃和0.8℃。这种热岛效应在城区中心地段小营巷反映更为明显,1980年5月至1981年4月,每日各定时气温都高于城郊,其差值即热岛强度,冬季12月最大,达1.4℃;夏季8月最小,约0.8℃;年平均0.9℃。全年日平均热岛强度以0.5~1.5℃的出现频率为最大,约占全年总日数的75%左右,小于0.5℃和大于1.5℃的出现频率分别占15%和10%。
低层逆温层。大气中的逆温层常能阻止层内或层下空气上升,遏制对流云的发展。据1975~1978年每日两时次(7时和19时)探空资料统计,杭州城区上空500米以下低层逆温层的年平均出现频率7时为35%,19时为17%。全年以春季出现最多,秋季出现最少。7时和19时逆温层年平均厚度分别为2.0米和198.5米,冬季底高相差100~150米,厚薄相差50~100米;年平均强度分别为0.75℃/100米和0.57℃/100米,均以冬季为最强。
(三)雨岛和干岛
杭州城区的凤山门1971~1980年平均降水量1390.9毫米,日平均总云量和低云量各为6.8和4.3,比城郊分别增多7.7%,33.3%和30.3%。而城区年平均相对湿度79%,比城郊减少4.3%。
(四)减风作用
据1980年9月至1981年8月测定,城区小营巷距地面1.5米处的年平均风速0.6米/秒,比城郊减小76%。但当街巷走向与风向一致时,因狭管效应,风速反而有所增大。
(五)酸雨
杭州市区降水日趋酸化,据1981起连年监测,降水的年、日平均PH值从5.33下降至4.27,7年间(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为酸雨),降水酸度提高近10倍。全年PH最低值以冬季为最小,为3.37;春、秋季次之,分别为3.50和3.44;夏季最大,为4.83。通常,在静风或弱风时,PH平均值最小,其值在3.85~4.21之间,在偏北(西北——东北)风条件下,酸雨率最高,达57%。
杭州市区酸雨分布面广,市区北部受酸雨侵袭相对较少。
富春江:从乾潭到梅城
记得那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就到附近的森林公园去玩。
一进森林公园,我环视四周,感到满眼尽是绿色,尽是生机。树是绿的,草也是绿的,我仿佛进了一个由绿主宰的世界。路边的花儿也开得正旺,五颜六色的,在微风中向我招着手,好像再说:“欢迎你!”我最喜欢的要数那朵淡粉色的牡丹,它又大又漂亮,好像是这从花中的“花王”。它的花瓣一层又一层的围起来,最外的一层的花瓣颜色最深,越往里颜色越浅,最里头的那一层都快成白色的了,漂亮极了!
再往前走。在那墨绿色的野草丛中,有几棵杨柳。柳树的枝条像少女长长的秀发一样飘来飘去。柳树旁还有一堆红叶林,我钻进这对红叶里,感觉舒服极了。
森林公园里还有一座山。山上长满了绿茸茸的草和五颜六色的野花,像给山穿了一件花裙子。山顶上长了几棵苍翠的树木,像威武的战士一样,守护着这座大山。山脚下有一条碧绿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底有一些光溜溜的石头,在石头缝中,密密麻麻的长着一簇簇水草,河里的鱼儿喜欢在这儿欢快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有到水草间一会儿游到石头后,好像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转眼间,已经到下午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森林公园。
蒋瞰
富春江
建德新安江有一条绿道,从新安江大坝开始,沿江至下崖、岱头、梅城,最后是乾潭,一路青山绿水。
绿道分四段,城区段名为“ 紫薯绿道 ”,即新安江大城区慢行系统,全长3.5公里。
去年年底亮相的紫薯绿道 杭州发布 图
第二段“ 黄饶半岛绿道 ”,全程20.18公里。
第三段“ 建德/三江两岸绿道 ”,全程约18公里。
第四段“ 三都绿道 ”,全程9.8公里。
最诗情画意的是第三段,西起梅城严东关,东至乾潭镇。第一次接触到这段最美绿道,还因为一个巧合。
那天要去一家新开不久的酒店,从杭州城区驱车出发,沿杭新景高速,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到达建德市乾潭镇。至乾潭胥溪码头,发现到晚了,“坐船进酒店”这个仪式实现不了。酒店工作人员便为我准备了电瓶车,停好车,走一小段路,过桥后直接从绿道过。
没能在富春江面游躺,却也有种意外得来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快感。
第二天一早,又重新沿着绿道步行回到了码头,一边是青山,一边是绿水。听到潺潺流水声,本能地靠近窝一口清水。
因为《富春山居图》,富春江一直被赋予超然度外的仙气儿。峰峦坡石,云树苍苍,疏密有致,景随人迁,人随景移,富春江景有一种不经修饰的自然奢,一直是中国文人心中的隐居之地。
我住的酒店名字“方外”,带着份诗意。方外二字出自《周易·系辞》,“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也特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
既然这么仙,再次进入的时候,一定得坐船驶入。出乎意料的是艘快艇,船行约15分钟,至支流胥溪西岸。
坐快艇驭风
现在的酒店是越来越讲文化了,以酒店为度假目的地并非无所事事。比如,我是第一次听说“组团”这种布局单位的。
一个“组团”里面有几个独立的套房。外合内聚,藏风聚水。建筑聚群而立,人们重返中式传统的群聚生活。每个组团都起了一个名字:几茂、愚木、花青、竹方、与丘、植庐,分别对应水杉、榆钱树、枫树、竹林、松柏和芦苇,都是目力所及的丰茂植被。诗情画意得不行。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礼士”这种职业,比起如今很多酒店都会设的“礼宾官”,礼士要做的除了安排出行、就餐以及应对生活所需外,还负责对客人进行文化普及。
比如,为什么我住的房间叫花青呢?因为花青就是门口的枫树啊。
礼士解释,因为枫叶里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花青素,它和叶绿素正好相反。随着天气转凉,数量逐渐增多,使枫树叶变成了红色。
长知识了。
人们愿意花不菲的价格来睡酒店,除了很贵的床垫、生态的食物,能够发发朋友圈外,最好还要让他们觉得,这次出行,打开了新的视界,撬启了新的领域。
环境好、睡得好,长知识,剩下的就是吃了。到了建德,就要吃建德菜。我有个痴迷于 美食 的朋友,称建德菜是“浙江的湘菜”。
相比川菜多用干辣椒、红油,湘菜用的最多的是豆豉、新鲜的青红辣椒、小米辣,还喜欢用黄豆酱,建德菜的气质跟味道都很接近湘菜。
九姓鱼头皇、严州豆腐包、严州咸汤圆、严州干菜鸭这些酒店必吃都是严州名菜。
“严州”是个旧称,原严州县土地合并已经变成了今天杭州下属的桐庐县、淳安县和建德市。古严州府治所在地叫梅城,梅城镇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下辖的一个千年古镇。
虽然严州府这个行政单位早就不用,建德人依然以严州菜为豪。
古严州府文化底蕴深厚, 美食 后面还有故事。名菜“九姓鱼头皇”,就是根据当地九姓渔民“顺风大吉、满载而归”的民俗整理出来的一道特色 美食 。
“九姓”指的是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九个姓氏,他们的祖先是元末明初陈有谅的部属,在与朱元璋争霸天下失败后,被贬入严州府水域生活,永世不得上岸。
梅城地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鱼类丰富,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来做菜。加上随处可取得17 的富春江优质水资源,鱼骨吊汤,并利用鱼尾的鱼肉,手工制作成敲鱼片,将鱼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酒店还衍生开发出了自己的特色菜——用南瓜等五谷杂粮打碎吊汤熬制的大鱼头,做的是鲜香的酸辣口味。觉得口味太重,也可以选乌龙山泉水鱼头。
乌龙山是个地名,位于建德东部,古镇梅城以北。乌龙山主体成扇形,上峰海拔909米,是古代严州府最著名的一座山峰。《水浒传》中宋江攻打方腊的战事就发生在乌龙山上。
当地有句俗话“梅城人一天不见乌龙山就会哭”,表达的是恋乡之情。山上有个玉泉寺,我有个在普陀山出家的僧人朋友一听说我再建德,便嘱我去看看,那时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印象极好。
富春江一景
玉泉寺建于唐德宗贞元十年,由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创建,至今已有1200余年 历史 ,1942年为日军所毁,1990年重建。背倚乌龙山,面梅城古镇,群峰环峙、古木参天、山泉淙淙、遥望三江滔滔江水。
这等佛寺仙境,和普陀山又不太一样。我总会不由地想到陈春成在《竹峰寺》里描绘的那种场景。我想象在黄昏和黑夜的边界,有一条极窄的缝隙,另一个世界的风从那里刮过来。坐了几个黄昏,我似乎有点明白了。有一种消沉的力量,一种广大的消沉,在黄昏时来。在那个时刻,事物的意义在飘散。在一点一点黑下来的天空中,什么都显得无关紧要。你先是有点慌,然后释然,然后你就不存在了。
再说回 美食 。
严州豆腐包名气也很大,里面的豆腐不是豆腐块,而是糅合了榨菜、肉沫一起,“吸”是吃豆腐包的正确方式。因为传统的豆腐包是辣的,所以就有了“来到酒店后要不要改良”的争论。有人说“既然是当地 美食 ,就该吃原味”。也有人觉得,酒店里的客人来自四面八方,味道得中庸一点。
微辣的还有严州酥饼,蟹壳黄的外壳,最赞的是肥膘肉与上等干菜拌匀所做的馅,一口咬下去,酥脆。而汤圆,当地人爱吃鲜肉馅儿的,俗称“咸汤圆”。
咸汤圆
相传,严州府龙山书院有一穷书生娶了个貌美聪慧的媳妇,人人夸他有福份。元宵那天书生勉强答应同窗到他家里吃汤圆的要求。书生家贫,无钱买糖,聪明的媳妇就用冬腌菜、豆腐丁做馅,做了与众不同的咸汤圆款待客人。大家尝了觉得此汤圆细绵滑口,咸鲜入味,严州咸汤圆就此流传至今。
在还没有大众点评的多年前的一个元宵节,突然想吃咸汤圆,就坐了公交车去那些可能的小弄堂找来吃,结果在一个建德小饭馆里找到了。想来,这种精神,现在很少有了。
如果有体力践行绿道的第三段(18公里),就有机会体验严州菜的原汁原味。常规的做法是开车,浪漫的则是坐船。从七里扬帆码头乘船,或是和酒店商量包船,沿富春江而下。快到的时候,梅城镇青砖砌就的古城墙上,以半朵梅花形为城垛,“严州府”的**旗帜迎风招展。
严州古城
严州古城墙
梅城是座千年古镇,距今1700多年 历史 ,历代为严州州治及建德县治所在地,1938年才作为建德县城的正式地名确定下来。《水浒传》《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古典文学里都描述过梅城的人文山水。
“梅”指的就是梅花,“梅城”因古严州府城墙沿江一段雉堞(zhi die)砌筑成梅花形而名。一般来说,只有京城的城墙才能按梅花形建造,体现的是身份和地位。
“天下梅花两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还有半朵就是严州。但这半朵足以让梅城人自豪,意味着可以与南北二京平起平坐了呀。
有古镇必有古街,青石板铺路,白墙黑瓦徽派建筑,那些年代感超强的新华书店、**院依然保留,两边都是商铺。
2018年8月,古城保护工作开始。借助牌坊石构件遗存和现存古迹,千年古城严州府在梅城重现——建德侯牌坊屹立在正大街的正中,石雕精美,纪念当时建德候守护严州城的功绩。
思范坊思念的是范仲淹,北宋时期,范仲淹被贬知睦州(严州)一年,政绩卓著。他兴办了建德第一所学堂龙山书院,疏浚了梅城东西湖,主持兴建了严子陵祠堂,亲自撰写了《严先生祠堂记》,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佳言名句,来颂扬严子陵的高风亮节。
不过当地人说,古时候传承下来的牌坊都是矮矮的,哪有现在呈现人们面前的那么雄伟。“以前商业街就直对着水运码头,从小就是听着汽笛声长大的”,当地人对此无不感慨。
在2019年“梅城美丽城镇建设”中,梅城在原先“观赏性古镇”的基础上做了新增和修缮。
位于三星街的严州大清邮局,现在修缮改建成了严州邮驿文化展示馆,可以了解严州书信年代的文化概况
梅城古镇内的**院
正大街22号是一幢典型民国建筑的民宿,曾经是金源昌卷烟厂,主要生产土香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手工卷烟发展成机器制烟,主要生产“双金钟”“金猫”牌香烟。不过,就算不住,客栈内的烟草博物馆依然是个打卡点,当地政府搜集了当年的账册、物料登记本以及金钟汉生平的记录,同时采访了当年在卷烟厂工作的员工,展示了所有者金忠汉生平、金源昌卷烟厂、杭州卷烟厂以及相关 历史 及烟草文化。
站在城墙上俯瞰梅城古镇
走到古街尽头便是城墙,严州金石馆位于梅城古城墙下,以“壁瓦传道”为主题,展示梅城 历史 发展、文脉传承、人文精神。登上古城墙,新安江山水在眼前铺开,烟笼雾罩,轻舟驶过,本身就是一幅天然的风情画。
校对:刘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