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天气预报7天准确_大埔天气预报7天准确一览表

位于柳州市北面的柳城县大埔镇是广西重点城镇之一,距柳州市中心约 51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中回、正殿、靖西、六休、南村、龙台、里明、木桐、洛古),2个社区(城南、城北),总人口4.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3万人。镇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镇辖9个行政村均通公路。全镇有10所村小,4个教学点,在校生1064人。

大埔镇老都六蔬菜基地(大、香芋、辣椒),南村邬家屯水果基地(南丰蜜桔、高妻葡萄),杨柳西瓜基地(冰琪淋西瓜),正殿村食用菌、桑蚕生产基地,龙庆穿心莲药材生产基地很有特色。

辣椒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原产国是墨西哥。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于明代传入中国。清陈淏子之《花镜》有番椒的记载。今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成为一种大众化蔬菜。辣椒是中轴胎座。辣椒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状披针形,花白色。果实大多像毛笔的笔尖,也有灯笼形、心脏形等。果实未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为红色或**。一般有辣味,供食用和药用。

新鲜的辣椒一般所称的“辣椒”,是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别名又有红海椒、大椒、辣虎、广椒、川椒。最辣的是印度魔鬼椒。辣椒以果实、根和茎枝入药。6~7月果红时收,晒干。

辣椒又名番椒、海椒、秦椒、辣茄。辣椒果实色泽鲜艳,风味好,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除鲜食外,还可腌渍和干制,加工成辣椒干、辣椒粉、辣椒油和辣椒酱。

一、环境要求:

辣椒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番茄和茄子之间。发芽适温为23~30C,低于1~5℃则不能发芽。辣椒幼苗要求较高的温度,温度低,生长缓慢。开花结果初期白天适温为20~25℃,夜间为15~20℃,结果期土温过高,尤其是强光直射地面,对根系生长不利,且易引起毒素病和日烧病。如光照不足,除低坐果率。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更为适宜。甜椒类型对肥料的要求(特别是氮素)高于辣椒类型,辣味素的形成与氮肥供应有关系,氮肥过多会使辛辣味减少,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辣椒的抗病性。

二、主栽品种:

1.湘椒6号;省级审定品种,杂交一代。早熟,丰产、优质、抗病。苗期耐低温,株型较紧凑,适合密植,果实长粗牛角形,色绿有光泽,辣味适中,商品性好,单果重30~32克,千粒重6~7克,亩产量2000~3000公斤。

2、天宇3号:系韩国引进的新一代杂交辣椒品种,其主要特点:一是株型中等,株型紧凑,宜密植,果大肉厚,长灯笼型,结果多、辣性强、抗病强;二是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三是市场需求量大,可通出口台湾、日本、韩国等地,也可通过本地市场消化,对其进行深加工,提取辣椒素、红色素。亩产3000公斤左右。

3、河西牛角椒:地方良种,中熟,耐热,耐旱,适应性广。果牛角形,嫩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单果重22.7克左右,辣味中等,肉厚质优,鲜食加工兼备。每亩产量2000公斤左右。

4.湘椒12号:省级审定品种,杂交一代,中迟熟,丰产、优质、抗病、耐热、耐湿,鲜食加工兼用。株高62厘米,株型紧凑,分枝多,果实长牛角形,辣昧中等。果绿色,老熟果深红色,品质佳,外观美,商品性极好。一般每亩产量2700~3500公斤。

5.鸡肠子辣椒:著名地方良种。迟熟,丰产、优质,适用性广。果实细长而弯曲,形如鸡肠而得名。耐热、耐旱。果实水份含量较少,辣味极强,主要加工成红干椒或干椒粉。每亩产量1200~1500公斤。

6.朝天椒:株高125厘米,果实园锥形,果长8.27厘米,横径0.9厘米。果梗向上,果面光滑,辣昧极强。多加工干椒外销。耐旱、抗病,适合山地栽培。晚熟,每亩产量1000公斤左右。

三、栽培技术要点

(一)整地施肥:

1、选择土块:按3-4年轮作原则不重土,选地势较高,土层深厚,保水保肥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种植辣椒。辣椒忌连作,也不能与茄子、蕃茄、马铃薯、烟草等同科作物连作。

2、深翻炕土:秋冬季节将土壤深翻25-30cm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杀死土中病虫。

3、施足基肥与整畦:一般在定植前7一10天,每亩(667m2)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50-100公斤,硫酸钾20-30公斤,或饼肥50-100公斤或草木灰200公或充分腐熟的鸡粪。用撒施、沟施、穴施等方式。有机肥撒播地面,深翻25厘米,化肥定按定植沟施入。对种植辣椒地的要求是“深沟高畦、破老底;土平它大、水畅流”。畦宽一般是l.3~1.7米(连沟),栽植2~3行。也有宽畦2.3~2.7米。

四、辣椒育苗技术

1、塑料大、小棚冷床育苗:

(1)苗床撒播育苗:指选择2-3年没有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做成0.7-1.2米宽的育苗床,在苗床上撒播进行育苗的一种传统育苗方式。

(2)营养球(肥球)育苗: 指椒农用特殊的装置将配制好的育苗土做成较坚固的圆柱形营养球(肥球),将播于营养球中心处进行育苗的一种较简易的育苗方式。

(3)营养钵育苗:指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进不同规格的营养钵(6.5cm×6.5cm或8cm×8cm),将播于营养钵内进行育苗的一种较现代的育苗方式。

(4)穴盘育苗: 指将专用育苗基质装进不同规格的穴盘(128穴、72穴、50穴等)内,将播于穴盘内进行(工厂化)育苗的一种现代化的育苗方式。

2、营养土种类

(1)普通土营养土:指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和2-3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按1:2-3的比例混合均匀配制而成(营养土有机质含量5%以上)的育苗营养土。

(2)育苗专用基质

指市场上出售的已经腐熟好的草炭(来自泥炭藓、灰藓、苔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分解残留体)、珍珠岩、蛭石粉等按比列配制的育苗专用基质。

3、处理

(1)、干热消毒:将放在70℃的恒温箱内处理72小时,可防病、细菌性和真菌害。

(2)、温汤浸种:将放在5-6倍于量的50-55℃的温水中浸种15-20分钟,不停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止,继续浸种4-6小时,可防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病害。

(3)、化学药剂浸种: ①将放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20-30分钟,或放在40%甲醛(即福尔马林)150-300倍液中浸种30分钟,或放在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种20分钟,可防病。

②将放在冷水中预浸10-12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72.2%的普力克水剂800倍液中浸种0.5个小时,可防疫病、炭疽病等病害。

4、催芽

一般是将经消毒处理的放置于25 ℃ -30℃条件下催芽(前期温度可达30 ℃ -35 ℃ ,后期温度25 ℃ -30℃ ),露白后应停止催芽,及时播种。注:若不能及时播种,应将放于冷凉处(5-10℃)控芽。

5、苗床和培养土准备

(1)苗床选择和土壤要求

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2-3年没有种过辣椒、茄子、番茄、马铃薯、烟草和瓜类,远离鸡口的地块作苗床 。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好,土壤酸碱度(PH值)为6.5-7,无病虫害的砂壤土。

(2)培养土准备

①普通用培养土:一般自配,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和2-3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菜园土按1:2-3的比例混合均匀配制而成。培养土厚10厘米,每平方米100-120公斤。

②育苗专用基质:指商店卖的,用草炭、蛭石、珍珠岩等按比列配制的专用育苗培养土。

(3)床土消毒

①播前15天左右用40%甲醛(福尔马林)兑水50-100倍喷洒床面,每平方米用药水150毫升,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床土表面盖严。闷5-7天后除去覆盖物,耙松土壤1放气5-7天,即可播种。

②用代森锌200-300倍液或多菌灵或托布津或敌克松500倍液等防病药剂,加入防虫药剂如辛硫磷500倍液或敌敌畏500倍液于播前3-4天进行土壤消毒。喷药时使药液浸入地下3厘米深土层。喷药后盖严塑料棚或用薄膜盖严密闭2-3天,杀死病菌和害虫。

③垫土盖土消毒:50%福美双与50%多菌灵1:1混合,按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克与20公斤半干细土(或培养土)混合。播种时三分之一铺苗床中作垫土,三分之二盖上作盖土。

(4)播种

冬苗: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塑料薄膜小棚或大棚冷床育冬苗或12月中下旬温床(酿热、火热、地热线)育冬苗。

春苗:元月下旬至2月中旬塑料棚冷床育春苗。

用种量和播种量: 50克/亩,4-8克/每平方米(不植苗)。

播种技术: 苗床撒播育苗,播前将育苗厢面土块或培养土耙细整平,浇足底水(10-15厘米深土层要湿润),簿薄地盖一层垫土,然后播种。将来回多次撒播,使分布均匀。播完后用消过毒的湿润盖土盖种0.5-1厘米厚。营养球(肥球)育苗、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等打孔深度0.8厘米左右,盖土厚度0.5厘米。再盖白色地膜和扣上塑料小棚或大棚。

(5)苗期管理:

(1)出苗前: 出苗前要求保温、保湿。播后温度控制在25-30℃。70%苗子出土后要及时将床面上的地膜揭去。

(2)出苗后:①苗出齐到第一片真叶显露(破心):适当降温,如白天15-20℃,夜间12-16℃。防止幼苗胚轴徒长,避免成“高脚苗”。

②从幼苗破心至移栽前: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尽量增加光照,使幼苗生长健壮。

③冬季注意防寒保温,保持表土干燥,底土湿润,宁干勿湿,使幼苗生长健壮。立春后天气转暖,水分散失快,应及时浇水,通风透光;寒潮来时仍要保温防冻。

(3).植: ①时期:幼苗具2叶1心时;冬苗11月下旬前,春苗3月中旬。 ②行株距:8-10厘米,每窝1-2株。 ③温度:栽后白天25-30℃,夜间20℃。成活后白天25℃,夜间18-20℃。

(4).炼苗 定植前7-10天进行,大、小棚边窗和顶窗薄膜揭开。

五、铺膜定植

(1)地膜覆盖栽培:宜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

(2)适时定植:露地定植宜在晚霜结束后,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3~15℃时定植,或旬平均气温15℃左右时;四川盆地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辣椒幼苗具有7-8片真叶时定植为宜。壮苗标志:根系发达,白根多;茎粗壮,节间短;子叶完整,叶片肥厚,色深绿;植株无病虫害。

(3)合理密植:一般行株距为60厘米×30厘米,窝植1-2株。亩窝数为3700窝。定植:辣椒的定植以土温15℃以上为宜,过早定植,因土温低,生长缓慢,而且落花,达不到早熟目的。定植距离,早熟品种行距40一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每穴l~2株,晚熟品种行距66~73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穴1株。开张度大的品种、密度小些,干辣椒类型的一般比长椒型的密型,甜椒类型的比长椒型的稀些。晴天的下午定植,当天上午苗床需浇水,以利扯苗。

(4)追肥、灌排水

(1)追肥:按不同生育期和传统经验追肥,

如中等肥力条件下:

生育期 肥料浓度种类和亩用量 次数

定植~现蕾 15%-20%腐熟人畜粪尿1000-1500公斤+5公斤尿素1-2

开花~门椒长大20%-25%腐熟人畜粪尿1500-2000公斤+7公斤尿素 1

结果盛期30%-50%腐熟人畜粪尿2500-3000公斤+硫酸钾3-4公斤或N.P.K复合肥30公斤(浓度1%)2-3

翻秋40%-50%腐熟人畜粪尿3000-4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2①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基肥足,只在定植缓苗后施一次提苗肥。若要收秋椒(翻秋)则应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各施一次翻秋肥。

②露地栽培:

定植~现蕾追肥2次。即定植缓苗后一次,10-15天后再施一次。 开花~门椒充分长大追一次中等浓度肥料。结果盛期(即门椒收后)重施2-3次肥,每隔10-15天一次。 注:若要收秋椒则应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各施一次翻秋肥。

(2)灌水、排水

四川5~6月常有夏旱发生,正值辣椒开花结果期。应根据情况及时灌溉。而7~8月南充、遂宁等地区南部常发生伏旱,引起大量落花落果,亦应根据情况及时灌溉。灌水方法可用浇灌、沟灌、喷灌,禁止大水漫灌。

四川暴雨出现在5~9月,集中于7、8月份。因此应提前作好排水准备:即辣椒不种在低洼易积水,排水难的地块。辣椒地四周边沟,腰沟均要在栽椒时开好,辣椒用深沟高厢栽培。暴雨来时及时排水。

(3)中耕、除草和培土

在辣椒未封行前及时中耕、除草,结合盛果期前的施肥上厢培土是露地栽培方式的重要程序。一般中耕除草2-3次,培土上厢1-2次。注:植株进入盛花期中耕宜浅,而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几乎可不除草、中耕。

(5)整枝和立支架

(1)整枝:首花节位下主茎上萌发的侧枝俗称脚芽,要及时打除。植株封行后其下部老黄叶,病叶应及时清除,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虫滋生蔓延。

若要让辣椒翻秋则应在7-8月份高温季节出现停花歇果时,剪去植株顶部枝条,控制植株继续生长,加速果实成熟,促发新枝,更新株型。

(2)立支架:辣椒地膜覆盖栽培后如不取培土措施,易受风吹倒伏,通风透光不良,影响生长发育。故需立支架支撑辣椒植株。早熟,植株矮小,株型紧奏品种,如川腾4号簇生椒,可不立支架。

肥水管理注意事项:

水分管理:浇水应均匀,忌忽干忽湿,忌干旱和雨涝,定值后及时浇水。一周后浇缓苗水,以后每次浇水用隔行灌溉,逐次效替的方法。缓苗水后,当第一层果约2厘米长时浇第一水,经后根据情况每周浇一次水。果实成熟期,应控制浇水,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灌水应在晴天下午天凉后进行,且忌灌后下雨。

追肥管理:定植后要抢晴天追施提苗肥,每次用量不能过多或过浓,否则易引起徒长,推迟开花结果。施当等一、二层着果后,要追施较多肥料,促进果实长大。果实开始摘后,更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植株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如果在浇水后土壤未干爽以前就接着下大雨,落叶和死株现象就会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起伏至立秋这段时间内最为突出。因此,在灌溉时,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决定灌溉时间。灌水深度以不超过畦沟的四分之三为宜,并要在晚上或清晨进行,而且急灌急排。(生产中不应使用使用城市垃圾、工业废渣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6)落花、落果、落叶的发生与防止:辣椒的落花、落果与落叶现象对产量影响很大。落花率一般可达20%一40%,落果率达5%一10%,温度过高或过低,辣椒授粉、受精不良是引起落花的主要原因。春季早期落花的主要原因:低温阴雨,光照不足,影响了授粉、受精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栽培管理不善,如施肥施用过多,植株徒长,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或氮、磷缺乏等,会引起落花、落果。土壤水分失调,过湿、过于或涝渍,妨碍根系生长,引起落果、落叶。此外,一些病害,也会引起。还有植株高整,基部侧枝尽早抹去,老、黄病叶及时摘除,如密度过大,在发出的两权中留一权去一权,控制生长。

五、辣椒病虫害防控技术

病虫防治应“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应用物理、生物防治方法,化学防治要掌握正确施药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使辣椒果实中农药残留不超标。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适龄壮苗;严格实行轮作;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灌水、排水,培育健壮植株,促早封垄(行);清洁田园,深翻炕土,减少越冬虫源;及时摘除病叶,病虫果,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间或棚室外烧毁或深埋。

2.物理防治:人工摘除害虫卵块,捕虫;田间悬挂**粘虫板防蚜、虱、美洲斑潜蝇,糖醋液、黑光灯诱杀小地老虎;性引诱剂诱虫;白炽灯、高压汞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夜蛾类害虫;田间铺银灰膜或悬挂银灰膜条驱避蚜虫,防虫网防虫(如蚜虫、棉铃虫、美洲班潜蝇)防病(病)栽培。

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蚜茧蜂对蚜虫的自然控制;赤眼蜂防棉铃虫、烟青虫;利用微生物制剂如农用链霉素防治辣椒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叶斑病,青虫菌防治烟青虫。

4、病害及防控

辣椒疫病:

A 预防:亩(667m2)用3公斤硫酸铜撒施地面,耕翻入土中;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用石灰撒施病株穴消毒,同时全田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氰霜唑悬浮剂2000倍液(商品名:科佳,日本产) 1-2次。

B 治疗: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植株下部及周围地表,7天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二种药交替使用1-2次。也可用90%乙磷铝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氟啶胺2000倍液(商品名:福帅得,日本产)喷雾,每隔5-7天,不同药剂交替防治。

辣椒病:

A 早期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B 发病初期喷洒20%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宁南霉素2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吗胍 ·乙酸铜(抹杀)600倍液, 隔7-10天1次,连续3-4次

辣椒炭疽病:

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天1次,连续2-3次。

5、虫害:

烟青虫:关键要抓住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幼虫尚未蛀入果内的时期施药。可选用灭杀毙(21%增效氰马乳油)1500-3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氯氟氰脂)2000倍液,或天王星(联苯菊酯)2.5%乳油30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上述药物交替使用,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2.跗线螨(茶黄螨或白蜘蛛)

药剂防治的关键是及早发现田间中心株出现卷叶(或株螨率达5%)时及时防治。喷药的重点是植株上部幼嫩部份,尤其是顶端几片嫩叶的背面。可选用73%克螨特乳油1000-1200倍液,或35%杀螨特1000倍液,或20%哒嗪硫磷1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或10%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或1.8%虫螨克4000-5000倍液喷雾。第一次喷药后3-5天内必须喷第二次,效果才佳,以后隔7天再喷1次,连续3次。

蚜虫: 主要危害植株叶片,造成叶片畸形。生产上要提前预防,有蚜株率达20%时,用10%吡虫啉2000倍液,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6、适时收

1.青椒: 收青椒指除菜椒外,线椒和朝天椒的早熟品种或早熟栽培因其上市较早,售价比较高,故收青椒上市可获取较高经济价值而言。

青椒在花谢后15-20天即可收上市。同一地块一般隔2-3天收一次。

2.红椒:收红椒,一般在花谢后50天左右即可收。而作为干辣椒的,则必须收红熟的果实,收要及时,否则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结果。

7、甜椒保护地栽培技术:甜椒保护地栽培以塑料大、中、小拱棚较多。技术要点如下:

(1)品种选择:塑料大、中棚栽培多用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如甜杂2号、中椒2号、双丰、海花3号、同丰37号、辽椒4号、津椒2号等。少数选用中晚熟品种的,如茄门、农大40、冀椒1号、辽椒3号等。

(2)定植密度:保护地甜椒栽培,双露地栽培生长势旺,植株高大,所以定植密度适当稀些,过密容易引起落花落果。以大垄双行栽植形式为好,大垄距可为1米,垄上行距40公分。

(3)田间管理:白天温度25一30度,夜间18一20度,开花期不能低于15度,温度超过30度要放风降温,把四周薄膜全部揭开,留棚顶膜起遮荫、降温和防热雨的作用。入秋以后,气温下降,减少放风量,注意防寒保温。水分管理:缓苗后如土壤干旱,可浇1次水,这时水量可稍大些,然后控水蹲苗。待苗椒收后,则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一般结果前期7天左右浇1次水,进入结果盛期4一5天浇1次水。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在保持80%为宜,整个生育期要避免棚内湿度过高。门椒收后,应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12.5公斤或硫酸铵20一25公斤。盛果期随水追施化肥或人粪尿一两次。一般前期不进行整枝,但对生长势强的中晚熟品种,需在门椒开花前后,将门椒以下的叶和枝条除去,以避免植株生长过旺而影响门椒、对椒正常开花坐果。

8、干辣椒栽培技术要点:干辣椒指果实干燥后作为调味用的辣椒。

(1)选用良种:作为干椒生产的品种,应是果实细长,果实深红、株型紧凑,结果多,部位集中,果实红熟快而整齐,果肉含水量小,干椒率高,辣椒素含量高。优良品种有:如鸡泽羊角辣、永城大羊角椒、咸阳线辣子等。

(2)定植与密度:整地施肥同甜椒栽培,便施基肥量可略少。干椒品种一般株型紧凑,适于密植。用大小行,每穴两三株,每亩可达12000一18000株,丛栽密植不仅增加株数,而且可防止倒伏。

(3)管理方法:肥水管理与甜椒相似。但因定植期较晚,地温较高,在定植时应灌透水,几天后再轻灌一次缓苗水,然后精细中耕蹲苗。开花坐果后追肥、灌大水,促进开花结果。干椒栽培要求收成熟果实,除氮肥外,应重视磷、钾肥的施用。注意雨后排水、松土、促根保秧。果实开始红熟后,应控制用水以至停止灌水,促进果实红熟,防止植株贪青徒长,降低红果产量。红熟期不追肥,尤其忌氮肥,做到控水控肥。

(4)适时收。商品干椒一般待果实全部成熟1次收。为了提高红辣椒的产量和质量、降低青果率,也可分次收,最后1次整株拨下。辣椒干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晒干法:即利用日光暴晒辣椒,自然干燥;二是人工干燥法,加温烤干辣椒。一般4公斤左右鲜椒可制1公斤干椒。

香港简介

香港简称“港”,面积1074平方公里,人口591.9万,其中华人占%,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人士占3%。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主要语言是广东话/英语,主要货币是港币,主要的宗教有佛教、回教、基督教等。

“动感之都”香港是一颗名副其实的集经济,金融,贸易,购物,,游玩,观赏于一体的“东方之珠”。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拥有大好的发展契机和健康宽松的交易环境;作为闻名遐迩的国际贸易港,它每日都更替着最新的信息,接受最新的国际时尚。

香港现代气息浓郁,自然环境优美,太平山顶、浅水湾、九龙塘的毫宅建筑群,九龙塘的庙,维多利亚港及其周围中环、金钟、湾仔等地极富代表性的高楼大厦群,浅水湾、铜锣湾、青马大桥、尖沙咀、旺角、油麻地、九龙湾等闹市区是代表。

香港是购物天堂,购物场所主要集中在香港岛和九龙,还有体现浓郁地方特色的上环。香港的每一条购物街几乎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如服饰街,影音器材街,金店街,古玩街等。

香港的**、夜总会、酒廊酒吧、戏曲、等,构成了香港生活的丰富大餐,夜间乐园—尖沙嘴,弥敦道两旁的酒吧和酒廊,以及港岛专门建有的“香港博物馆”都是值得走访的好去处。

来到香港,人们不能不去诸如宝莲寺,海洋公园,西贡,香港仔等几乎可以代表香港总体形象的地方。不久以后,又一座新的disney乐园也将坐落于香港,这将为人们前去香港游玩提供更多乐趣。

殖民前的香港

一直以来,历史书籍记载香港的历史,多由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说起。然而,香港早在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最有力的考古发现是:最近在香港最大的外岛--大屿山上,发现了一座5000年历史的(古窑)。至于史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刻散见在香港各地,虽然前人刻凿的意义和创作者身分已不可考,但可以深信的是,这避风港和淡水湾曾经吸引不少在太平洋沿岸航行的古人在此停留。

约2000年前,在汉朝时,中国把香港纳入版图。坐落于九龙李郑屋的汉墓就建于此时。十四世纪,许多广东人纷纷来香港定居,还有从中国中部南迁至香港的(客家人)。许多现代香港人至今依旧向当日地主的后代支付(佃租),这些族群习称为(新界五大族)。

根据一些最早的史册纪录,香港认定要成为一个经济重镇。官方史实中记载,军队最早驻守在屯门和大埔,目的是为了确保吐露港蜒另外,来自广东东部的鹤佬渔民也到香港定居。十七世纪,满清入主中国,为了剿平反对者及海盗,清廷严禁老百姓在沿海定居。最后,禁令废除,新的移民又陆续到香港定居,即(客族)或(客家人)。

原本务农的客家人以后就开始种稻米、栽茶树,亦出产莞香及凤梨。家收珍珠的利益;现在,屯门和大埔已摇身一变成为新界的两个主要市镇。

香港早期的生活方式,可在一些小渔村和小田庄里找到历史证据。这些早期村落,许多至今仍有访御墙、护城河及守卫室保护着。

战争与战后余波

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烟毒影响,决定禁止的进口。英商方面,欲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维多得亚女皇的船坚炮利,而香港岛就在一八四二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给英国。亨利.砵典乍爵士是香港首任英国总督,在中环就有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砵典乍街(Pottinger Street)。

关于“香港”地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

一、据说,“香港”当时只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村落。这座小村落靠近大海,村里有一条小溪流注入大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港湾。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被称为“香港”。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这个词来命名整个岛屿。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香江”作为香港的别称。

二、香港的得名同香料有关。那时,香港这座小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因为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才被人们称为“香港”。据说那时“香港”转运出去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同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的人们所认可。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皇帝便下令杀了村长,村民们四散逃走,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在香港逐渐消失了,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三、香港的得名同一个名叫香姑的女人有关。据说香姑是一个海盗头目的妻子,丈夫死后,她继续在这座小岛上拉起人马占岛为王,“香港”就是“香姑的港口”的意思。这种说法,看来有些离奇。

尽管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的称呼,最后,到了本世纪初,才成了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整个地区的统称。对于以上三种不同的说法,多数人赞同第二种,认为“香港”是因转运香料而得名,不过,三四百年前鼎盛的制香、运香业,除了给香港留下一个芬芳的美名之外,到今天已经没有其他什么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