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宁城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_赤峰宁城天气
内蒙古赤峰天山指的是天山镇,属于阿鲁科尔沁旗 面积14555平方公里,人口27.2205万。邮政编码025550。旗人民就驻天山镇。总体而言算是不错的。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东南与通辽市和辽宁省朝阳市毗邻,西南与河北承德接壤,西和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连。“赤峰”因城区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赤峰地区战国时期属东胡。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赤峰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为直隶州。1946年热北专署改为昭乌达盟。1956年将原热省辖部分旗县并入昭乌达盟划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设立赤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全市总面积90275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辖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新城区、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克什克腾旗、林西县、宁城县,4区7旗2县,有蒙古、汉、回、满等30个民族,总人口46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已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6,800多处。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为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是草原青铜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八五”时期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敖汉“兴隆洼聚落遗址”,确立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被史学界定名为“华夏第一村”。在翁牛特旗出土的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玉龙,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赤峰较为丰富,贵重金属、有色金属储量均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草原、沙漠、冰臼、石林、温泉等自然和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人文富集,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赤峰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
内蒙古赤峰市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全市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381毫米,大部地区为350-450毫米。
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分布趋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全市各地日照时数多在2800-3100小时。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雪少风多。春季升温快,干旱多风。夏季短促,雨量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多晴朗天气。
扩展资料:
当地地形地貌: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东南部,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冀北丘陵和辽宁平原的截接复合部位,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
赤峰市地形地貌情况复杂多样,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积平原,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自然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川地、平地交错分布。
大体分为四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高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拔高300~2000米。东部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大兴三角地区,海拔高不足300米,为赤峰市地势最低地带;西部克旗、松山区和河北省围场县交界处的大光顶子山,海拔高2067米,为赤峰市第一高峰。
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南段、努鲁儿虎和七老图三条山脉。全市地势比高1700米左右。河流基本顺自然地势自西而东,汇入西辽河入海,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百度百科-内蒙古赤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