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天气实况报道_厦门天气资讯
1.中国进“烧烤”模式,今年夏天为何这么热?
2.神舟七号发射后最新资料
3.福州雾霾福建雾霾
4.UFO频显中国领空讲了什么?
5.UFO真的多次出现在中国吗?
1999年11月2日16∶45、11月9日
16∶45“UFO”两过上海某报上海报道:“不明飞行物又光临上海!”相隔正好7天。上周四,在申城上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在9日再次“现形”。这次,它以用同样的形状、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轨道,在申城上空“逛”了十几分钟后,又神秘地消失了。
据站在虹桥地区的目击者杨**称:9日下午4点40分左右,西南上空出现了一个飞行物,与上周四出现的一般无二,飞行物全体呈金**。头部很亮,身后拖着白色的尾巴,比飞机短得多,像燕子的尾巴,交叉后又散开。这个不明飞行物匀速地在天空中飞着,整个过程与上次时间相似,大约在十几分钟之内。
4点45分,在新闸路的目击者胡**称:前天下午5点左右,看到与上周四一样的飞行物,正由南朝北匀速飞行,整体金**,就像“哈雷彗星”。与胡**一起的同事都嚷道“看见了扫帚星”。
上海天文台汪显坤告诉记者:前天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出现时间与上周四第一次出现的时间相隔7天,在时间上有周期性;其次是两次出现时间都在下午5点左右,不明飞行物的位置、形状颜色、轨道,两次都一模一样,这样就可以作出初步判断:这是飞行器,而且是人工飞行器。它不是云,也不是光,更不是大气现象。天文台能从不明飞行物的固定轨道和形态中作出精确判断,答案不久将会揭晓。
对于这次“不明飞行物”光临申城,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学院派”和“百姓派”两大类。“百姓派”坚持认为是“天外来客”在观察上海。
1999年12月10日广东发现UFO
12月10日,广东省新丰县上空也出现了类似的不明飞行物,并被拍摄下来。
10日傍晚6点40分左右,在新丰往广州方向的山区公路上,广东省水电二局党委办公室宣传干事刘少波发现并拍摄到不明飞行物。当时,这一不明飞行物正在以弧线形往西北方向缓慢移动,尾部喷出两道白色尾翼。据刘干事介绍,从拍摄开始到飞行物消失,大约有10多分钟。
1999年12月12日台湾了看到了UFO
12月12日,在我国台湾省北部地区,一当地居民拍摄到了不明飞行物的照片。拍摄者称,当时他看到一个火球一样的东西从天空划过,持续了大约5分钟。这个不明飞行物被怀疑是前几天曾在上海出现的飞行物。
1999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逮住”UFO
12月12日下午5点左右,北京昌平区刘村镇西南部的上空,出现了两个不明飞行物体。中央电视台记者成功地拍下了这两个不明飞行物体。这两个飞行物与近日出现在上海的飞行物极为相似,两个飞行体一上一下缓慢向天空的南部移去。大约20分钟左右,飞行物体飞离记者的视线。中央电视台在当天晚上晚间新闻节目中作了报道。
1999年12月14日强光掠过重庆
1999年12月14日下午5点49分,正在重庆大溪沟人和街68号楼顶上休息的冯昌仁老人激动得大叫起来,一种明亮的不明飞行物划过重庆上空。
冯昌仁老人称,当时他和老伴陪小孩子在屋顶的空地上练毛笔字,突然感到一亮光一闪,猛然抬头,只见一道强烈亮光正从黄角丫方向迅速“掠视”过来,还带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冯老忙喊孙子、老伴和邻居看。这道亮光比平常看到的飞机飞得高一点、快一点,很快飞向了港北方向,大约持续了两分钟。因时间太短,冯先生没有来得及拍下这道“奇观”。
记者得知后,迅速与驻渝空军某部取得联系,该部称,昨日重庆上空没有任何异常反应。市气象台也称,昨日天气没有异常变化。
1999年12月11日UFO飞到长春
继上海发现不明飞行物后,12月11日下午,长春市民也发现了不明飞行物,并用摄像机摄下了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
12月11日下午4时,长春一栋居民楼5楼的姜先生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突然,他发现他家的西南方上空有一个发光体,呈橘**。此时是下午4点零7分,当时太阳已落山,天边的云彩呈粉红色,姜先生立刻打开了自家的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最初的两分钟,该飞行物是由上向斜下方缓慢移动,中间闪着亮光,尾部是非常美丽的橘**。接下来,该飞行物又平行飞行,有一瞬间,几乎停留在空中一动不动。大约下午4点10分,在这一飞行物的左下方又出现了一个飞行物,两飞行物交叉飞行,速度极为缓慢。大约下午4点18分,两个飞行物在姜先生的视线中完全消失。
记者向当地驻军了解到,当日并没有举行过飞行实习。而同样观看到这一奇特现象的市民王先生则说,该飞行物的飞行情形与电视上所播的上海发现的不明飞行物很相像。
1999年12月20日UFO再现长春
一不明飞行物体20日下午三度光临长春市上空,引起市民驻足观看。据悉,这是12月11日以来不明飞行物第二次出现在长春市上空。
据目击者介绍,12月20日下午3点45分钟左右,长春市西南天空突然出现一橘**飞行物,从西南往东北方向飞行,几分钟后便不见踪影。大约十几分钟后,该不明飞行物又从相反方向飞回,与上次不同的是,这回不明飞行物看起来特别清晰,头部呈圆形,尾部特别长,飞行约一分钟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隔了有十来分钟,该“飞行物”三度折回,和第二次的情形完全一样,出现不久就消失了。
1999年报道的UFO
6月22日晚,“不明飞行白光”拜会江城武汉,造成700余株大树拦腰折断。
9月11日深夜,大连市一位市民称亲眼目睹4个类似UFO的不明飞行物,暗**,在云层上做旋转式飞行,其速度比飞机快2~3倍。
11月23日17点30分左右,数人在汕头机场共同目睹一不明飞行物(前部看不出形状)拖着约10米长的淡**尾烟从北向南缓缓飞行,17点45分从视界中消失,整个过程约15分钟。
12月2日17点05分左右,上海西南天空出现一橘红色不明飞行物。
12月7日17点20分,厦门岛西南方发现不明飞行物,约持续15分钟。
12月9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大连市上空出现一不明飞行物,它像一个火球,扁扁的、长长的,由西北往西南,由低往高飞行,呈橘**,10分钟后消失。
12月9日傍晚,不明飞行物再度光临上海,与7天前出现的时间、位置、形状、颜色、轨道都一模一样。
12月11日下午5点,武昌一摄影爱好者拍下了一张不明飞行物自西南向东飞行的照片,照片上不明飞行物似一条小小的白色光带在天空游弋。
12月11日下午4点零7分,长春市上空出现一橘**发光体,大约4点10分,这一飞行物左下方又出现一个飞行物,两飞行物交叉飞行,速度极为缓慢。
2000年1月7日,卫星逮住巨大不明发光体
覆盖山东半岛及海域上空;
形状为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
被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拍下实况;
藏在人类肉眼难及的大片厚重云层之上。
2000年1月7日下午6点,山东莱山机场烟台民航站气象台传出一条重大新闻:该站工程师在5日晚的气象卫星云图中惊讶地发现,山东半岛上空出现巨大的不明发光体。
据《烟台晚报》报道,这是莱山机场气象卫星系统开通以来首次发现这种奇怪现象。据介绍:1月5日23点32分,莱山机场气象台工程师在接收日本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GMS-5拍摄的气象卫星云图时(GMS-5气象卫星在距离地面2万米的高空与地球同步运行,专门拍摄北半球的气象云图),发现了这一巨大的不明发光体。发光体所覆盖的地域是山东半岛及东南海域上空,跨距为3~5个经纬度,中心位于东经122度、北纬36度,呈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
影图经放大处理可以看出:发光体外部呈亮白色,并由内向外均匀地呈现出3~5层浅绿色光环,椭圆空起的两端分别显示出燃烧喷射状物质散落的形状。
而据红外云图显示,此时的山东半岛上空是大片厚重的云系。由此可以推测,由于不明发光体位于云层之上,地球人用肉眼根本看不到。
据了解,GMS-5卫星每隔1小时拍摄一幅云图,然后经过半个小时的系统处理,再向地球各卫星云图接收装置发送信息,所以北京时间23点32分云图上出现的发光体,实际是23点左右拍摄的卫星照片。目前,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只能断定其是一个巨大的不明发光体,而且可能在运动中,不能进一步断定其是人工物体还是其他。
该不明发光体有两点可疑之处,一是红外系统拍摄的同一位置的照片没有任何物体、发光体,而可见光系统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关专家推测,该发光体外部温度可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二是具体大小难以计算,单从卫星云图看,发光体几乎覆盖整个山东半岛,而另一个可能就是发光体距离卫星镜头较近。
据介绍,此前,该气象站人员也曾经看见过一个奇怪的发光体在山东半岛上空,不过当时没有记录下来。
频频亮相的UFO是啥,南航专家称难以捉摸
1999年末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春等地上空频繁出现的“UFO”究竟为何物,在社会上引发了各种猜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东西八成不是飞行器。
南航飞行器系教授、博导姚卫星说,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分析,这个“UFO”是飞行器的说法很难站得住脚。首先飞行器要在空中飞行,就要通过一定的飞行速度来形成一个将自身托升在空气中的升力,但是从录像和目击者的描述来看,这个“UFO”的飞行速度实在缓慢,无法产生这样大的升力;其次在录像和目击者的描述中,“UFO”还会以静止的姿态停留在空中,而此时它尾部的喷发物却冲向上,这在空气动力学中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飞行器要静止在空中,开始产生一个垂直向下的动力,那么它的动力面就应在下方、喷发物也是冲向下才对。此外,这个“UFO”还会在极短的瞬间时而缓慢、时而飞快的变速方式飞行,从物理学的加速度上看,飞行器绝对做不到。姚教授认为,所谓的“UFO”极有可能是一团在落日光线斜射下、受忽快忽慢风力驱动的云朵,在目击者的眼中产生了错觉而已。
姚教授同时表示,以上的理由都是从目前人类的认知范围来谈,但假如真有地外文明向地球派遣了与我们的动力、操作方式完全不一致的“天外来客”,这就超出了我们目前对飞行器的理解了。
中国进“烧烤”模式,今年夏天为何这么热?
1999年11月2日16:45、11月9日
16:45“UFO”两过上海某报上海报道:“不明飞行物又光临上海!”相隔正好7天。上周四,在申城上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在9日再次“现形”。这次,它以用同样的形状、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轨道,在申城上空“逛”了十几分钟后,又神秘地消失了。
据站在虹桥地区的目击者杨**称:9日下午4点40分左右,西南上空出现了一个飞行物,与上周四出现的一般无二,飞行物全体呈金**。头部很亮,身后拖着白色的尾巴,比飞机短得多,像燕子的尾巴,交叉后又散开。这个不明飞行物匀速地在天空中飞着,整个过程与上次时间相似,大约在十几分钟之内。
4点45分,在新闸路的目击者胡**称:前天下午5点左右,看到与上周四一样的飞行物,正由南朝北匀速飞行,整体金**,就像“哈雷彗星”。与胡**一起的同事都嚷道“看见了扫帚星”。
上海天文台汪显坤告诉记者:前天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出现时间与上周四第一次出现的时间相隔7天,在时间上有周期性;其次是两次出现时间都在下午5点左右,不明飞行物的位置、形状颜色、轨道,两次都一模一样,这样就可以作出初步判断:这是飞行器,而且是人工飞行器。它不是云,也不是光,更不是大气现象。天文台能从不明飞行物的固定轨道和形态中作出精确判断,答案不久将会揭晓。
对于这次“不明飞行物”光临申城,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学院派”和“百姓派”两大类。“百姓派”坚持认为是“天外来客”在观察上海。
一束光而已
“学院派”的大部分意见是,这是一种大气现象。上海天文台科研处处长傅启承接受传媒采访时,以断然的口气表示:“何来UFO?一束光而已。”
据傅启承分析,其一,这个‘不明飞行物”不可能是流星,流星在天空闪现只有几秒钟时间,不可能在天空静止十多分钟;其二,不可能是人造卫星碎片,因它与陨石相似,闪现时间短且不能静止;其三,也不可能钢球,太阳光照在气球上确实会发光,但是球是圆的,在半空中见到的只开个点,而“不明飞行物”则是长条形的;其四也不可能是飞机,因为飞机是运动的。由此傅启承认为那是一种气象现象。他解释说,可能是一缕夕阳的光线从一条极小的云缝中射出,斜照在一片云层的底部,呈橙红色。由于当时风力极小,云彩缓慢行进甚至静止。
1999年12月10日广东发现UFO
12月10日,广东省新丰县上空也出现了类似的不明飞行物,并被拍摄下来。
10日傍晚6点40分左右,在新丰往广州方向的山区公路上,广东省水电二局党委办公室宣传干事刘少波发现并拍摄到不明飞行物。当时,这一不明飞行物正在以弧线形往西北方向缓慢移动,尾部喷出两道白色尾翼。据刘干事介绍,从拍摄开始到飞行物消失,大约有10多分钟。
1999年12月12日台湾了看到了UFO
12月12日,在我国台湾省北部地区,一当地居民拍摄到了不明飞行物的照片。拍摄者称,当时他看到一个火球一样的东西从天空划过,持续了大约5分钟。这个不明飞行物被怀疑是前几天曾在上海出现的飞行物。
1999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逮住”UFO
12月12日下午5点左右,北京昌平区刘村镇西南部的上空,出现了两个不明飞行物体。中央电视台记者成功地拍下了这两个不明飞行物体。这两个飞行物与近日出现在上海的飞行物极为相似,两个飞行体一上一下缓慢向天空的南部移去。大约20分钟左右,飞行物体飞离记者的视线。中央电视台在当天晚上晚间新闻节目中作了报道。
1999年12月14日强光掠过重庆
1999年12月14日下午5点49分,正在重庆大溪沟人和街68号楼顶上休息的冯昌仁老人激动得大叫起来,一种明亮的不明飞行物划过重庆上空。
冯昌仁老人称,当时他和老伴陪小孩子在屋顶的空地上练毛笔字,突然感到一亮光一闪,猛然抬头,只见一道强烈亮光正从黄角丫方向迅速“掠视”过来,还带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冯老忙喊孙子、老伴和邻居看。这道亮光比平常看到的飞机飞得高一点、快一点,很快飞向了港北方向,大约持续了两分钟。因时间太短,冯先生没有来得及拍下这道“奇观”。
记者得知后,迅速与驻渝空军某部取得联系,该部称,昨日重庆上空没有任何异常反应。市气象台也称,昨日天气没有异常变化。
1999年12月11日UFO飞到长春
继上海发现不明飞行物后,12月11日下午,长春市民也发现了不明飞行物,并用摄像机摄下了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
12月11日下午4时,长春一栋居民楼5楼的姜先生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突然,他发现他家的西南方上空有一个发光体,呈橘**。此时是下午4点零7分,当时太阳已落山,天边的云彩呈粉红色,姜先生立刻打开了自家的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最初的两分钟,该飞行物是由上向斜下方缓慢移动,中间闪着亮光,尾部是非常美丽的橘**。接下来,该飞行物又平行飞行,有一瞬间,几乎停留在空中一动不动。大约下午4点10分,在这一飞行物的左下方又出现了一个飞行物,两飞行物交叉飞行,速度极为缓慢。大约下午4点18分,两个飞行物在姜先生的视线中完全消失。
记者向当地驻军了解到,当日并没有举行过飞行实习。而同样观看到这一奇特现象的市民王先生则说,该飞行物的飞行情形与电视上所播的上海发现的不明飞行物很相像。
1999年12月20日UFO再现长春
一不明飞行物体20日下午三度光临长春市上空,引起市民驻足观看。据悉,这是12月11日以来不明飞行物第二次出现在长春市上空。
据目击者介绍,11月20日下午3点45分钟右,长春市西南天空突然出现一橘**飞行物,从西南往东北方向飞行,几分钟后便不见踪影。大约十几分钟后,该不明飞行物又从相反方向飞回,与上次不同的是,这回不明飞行物看起来特别清晰,头部呈圆形,尾部特别长,飞行约一分钟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隔了有十来分钟,该“飞行物”三度折回,和第二次的情形完全一样,出现不久就消失了。
1999年报道的UFO
6月22日晚,“不明飞行白光”拜会江城武汉,造成700余株大树拦腰折断。
9月11日深夜,大连市一位市民称亲眼目睹4个类似UFO的不明飞行物,暗**,在云层上做旋转式飞行,其速度比飞机快2~3倍。
11月23日17点30分左右,数人在汕头机场共同目睹一不明飞行物(前部看不出形状)拖着约10米长的淡**尾烟从北向南缓缓飞行,17点45分从视界中消失,整个过程约15分钟。
12月2日17点05分左右,上海西南天空出现一橘红色不明飞行物。
12月17日17点20分,厦门岛西南方发现不明飞行物,约持续15分钟。
12月9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大连市上空出现一不明飞行物,它像一个火球,扁扁的、长长的,由西北往西南,由低往高飞行,呈橘**,10分钟后消失。
12月9日傍晚,不明飞行物再度光临上海,与7天前出现的时间、位置、形状、颜色、轨道都一模一样。
12月11日下午5点,武昌一摄影爱好者拍下了一张不明飞行物自西南向东飞行的照片,照片上不明飞行物似一条小小的白色光带在天空游弋。
12月11日下午4点零7分,长春市上空出现一橘**发光体,大约4点10分,这一飞行物左下方又出现一个飞行物,两飞行物交叉飞行,速度极为缓慢。
2000年1月7日,卫星逮住巨大不明发光体
覆盖山东半岛及海域上空;
形状为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
被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拍下实况;
藏在人类肉眼难及的大片厚重云层之上。
2000年1月7日下午6点,山东莱山机场烟台民航站气象台传出一条重大新闻:该站工程师在5日晚的气象卫星云图中惊讶地发现,山东半岛上空出现巨大的不明发光体。
据《烟台晚报》报道,这是莱山机场气象卫星系统开通以来首次发现这种奇怪现象。据介绍:1月5日23点32分,莱山机场气象台工程师在接收日本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GMS-5拍摄的气象卫星云图时(GMS-5气象卫星在距离地面2万米的高空与地球同步运行,专门拍摄北半球的气象云图),发现了这一巨大的不明发光体。发光体所覆盖的地域是山东半岛及东南海域上空,跨距为3~5个经纬度,中心位于东经122度、北纬36度,呈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
影图经放大处理可以看出:发光体外部呈亮白色,并由内向外均匀地呈现出3~5层浅绿色光环,椭圆空起的两端分别显示出燃烧喷射状物质散落的形状。
而据红外云图显示,此时的山东半岛上空是大片厚重的云系。由此可以推测,由于不明发光体位于云层之上,地球人用肉眼根本看不到。
据了解,GMS-5卫星每隔1小时拍摄一幅云图,然后经过半个小时的系统处理,再向地球各卫星云图接收装置发送信息,所以北京时间23点32分云图上出现的发光体,实际是23点左右拍摄的卫星照片。目前,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只能断定其是一个巨大的不明发光体,而且可能在运动中,不能进一步断定其是人工物体还是其他。
该不明发光体有两点可疑之处,一是红外系统拍摄的同一位置的照片没有任何物体、发光体,而可见光系统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关专家推测,该发光体外部温度可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二是具体大小难以计算,单从卫星云图看,发光体几乎覆盖整个山东半岛,而另一个可能就是发光体距离卫星镜头较近。
据介绍,此前,该气象站人员也曾经看见过一个奇怪的发光体在山东半岛上空,不过当时没有记录下来。
神舟七号发射后最新资料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分析了连日来各地罕见高温的三大成因
何立富说,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夏季天气的主要系统。而今年不仅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方地区的时间长,副热带高压本身的强度也偏强,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台风来与副热带高压对抗,这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造成这种罕见高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首先,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大气湿度大。
其次,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往年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还处在梅雨季节,而今年由于出梅早,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再加上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导致气温持续攀升。
第三,是大气环流的异常,截至目前,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往年因为有台风登陆,因此副热带高压在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天气也呈现出热一阵,一场台风雨来了又降温这样的天气形势,称之为间歇性高温。
而今年台风影响偏南,主要在台湾海峡和南海一带活动,导致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内陆,所以高温长期煎熬长江中下游一带就在情理之中了。
“烧烤”模式
上海:“铁板培根”
29日下午1点左右,上海电视台记者在人民广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块五花肉放在大理石地面上,30秒后贴地的一面已经泛白,10分钟后已经八分熟。
7月30日12时54分,记者往平底锅中放置了一片生培根,并将平底锅放置在上海徐家汇商圈的马路上。生培根片煎至八分熟一共用时约80分钟,整个过程中地面温度一直高于60℃。当日,据上海市中心气象台消息,上海最高气温达39℃。
江苏:“路面烤鱼”
7月29日,江苏镇江,一辆运送鲜鱼的货车因为操作不当,在连接扬溧高速公路和沪蓉高速公路的丹徒互通内翻车,三万斤活蹦乱跳的鱼儿撒满匝道路面,一时造成道路单向中断,幸亏人员没有大碍。可惜的是,由于高速路面气温太高,大部分的鱼儿捡着捡着就“烤熟”了!
湖南:鸡蛋自然孵化
7月29日中午,湖南省娄底市,正在做饭的谢女士敲开了一枚鸡蛋,她发现蛋黄有些异常,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只小鸡的雏形。谢女士赶紧又敲开了几枚鸡蛋,发现都是同样的情形。据谢女士介绍,“可能是近期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房间成了自然孵化器。”。
高温天“八项注意”
一要注意在户外工作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最好带冰凉的饮料;
二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疾走。从外面回到室内后,切勿立即开空调吹;
三要尽量避开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一时段出行,应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
四要注意饮食卫生;
五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
六要注意对特殊人群的关照,特别是老人和小孩,高温天容易诱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小儿不良症状;
七要注意预防日光照晒后,日光性皮炎的发病;
八要注意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怀疑是中暑早期症状,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相关资料与均来自于网络:通过百度搜索
相关参考来源如下:
#jlist_1111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福州雾霾福建雾霾
聚焦“神舟七号”发射
2008-9-25 8:35:52
郑国光指导“神七”空间天气保障工作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宗卫国报道 9月22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来到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预报运行室,对“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任务空间天气保障工作进行服务动员与指导。
郑国光强调,要像对待奥运气象服务一样,全力做好此次“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空间天气保障服务工作。他对空间天气保障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不仅要关注空间天气,更要关注空间环境;二是空间碎片是航天活动中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要加强对空间碎片的监测;三是加强“神舟七号”空间天气保障决策产品的制作;四是减少服务产品发送流程,可以考虑通过手机向重要用户直接发送关键的预警信息;五是安排好值班,努力做好自己的产品,通过产品来抓住用户。
据悉,为保障“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的圆满成功,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正密切关注空间天气的变化,力求为“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空间天气保障服务。
--------------------------------------------------------------------------------
保障航天员出舱行走安全 气象“奥运星”仗剑护“神舟”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素琴报道 日前,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获悉,目前正处于在轨测试阶段的、在奥运气象服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被公众亲切称作“奥运星”的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气象保障中将继续贡献力量:它不仅要俯瞰大地,还要遥测空间;不仅要提供卫星云图为天气预报做支撑,还要对空间辐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为航天员出舱窗口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首席预报员薛炳森研究员介绍,此次“神舟七号”空间天气保障服务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保障航天员出舱行走的安全,而对航天员出舱威胁最大的就是空间辐射,如遭遇辐射通量较高的南大西洋异常区,会严重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空间辐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获取空间辐射通量较低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而风云三号A星恰恰在空间辐射环境监测方面见长,它上面搭载的空间天气监测载荷,可以实时提供时间分辨率为2秒的监测数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就可以及时把握空间天气实况,从而推算出辐射环境的动态变化,保障服务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薛炳森说,风云三号A星在空间环境监测方面具有的三大特点,将成为“神舟七号”空间天气保障服务的“利剑”。一是监测数据实时。空间天气监测仪器作为主载荷首次搭载在风云三号A星上,空间监测数据作为业务数据同气象数据一道被实时传输到地面接收站,打破了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将空间天气监测作为附属业务的局面。二是监测数据具有自主权。在以前的空间天气保障服务中,主要依靠国外的数据,而使用国外的数据会受到很多限制,尤其在一些关键时刻,国外甚至会停止数据发布,极大地影响了预报工作的进行。数据自主后,使用将不受限制,可以获取所需的任何数据。三是监测数据精度高。时间分辨率达2秒,比国外公布的数据精细了8倍,得到的数据已与美国的空间天气预报中心的同类数据旗鼓相当。
“在提供空间环境监测数据的同时,风云三号A星最大的用途还是提供大气参数和地表状况,为地面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朱小祥主任介绍,在“神舟七号”气象保障服务期间,装载着11个国际先进仪器、探测通道达到90个的风云三号A星,以其250米的高空间分辨率不分昼夜地监视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地面天气,它每天会对全球扫描两次,每次扫描宽度为2900公里。风云三号A星上携带有大气红外垂直探测仪,可以在地面上空30多公里的范围形成立体探测。此外,利用我国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双星半小时一次的观测资料、国外气象卫星观测资料,结合数值预报和常规加密观测资料,将大大增强“神舟七号”气象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度。
--------------------------------------------------------------------------------
地面天气对“神七”发射无不利影响
中国气象报记者苗艳丽报道 9月24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神舟七号”飞船发射窗口期间,地面天气对飞船发射无不利影响。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乔林介绍,预计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窗口期间,地面风速为5~7米/秒,风向为东南风,高空的最大风速为50~55米/秒,风向为西南偏西风,风条件符合发射要求;天空云量较多,可能不会出现降水天气,无雷电;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能见度在25公里左右,无沙尘天气。这样的天气对飞船发射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据悉,中央气象台还将根据天气演变,及时订正并滚动发布最新预报。
--------------------------------------------------------------------------------
空间天气有利于“神舟七号”发射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素琴报道 日前,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空间天气公报——“神舟七号”空间天气服务》上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期间,空间天气状况良好,不会有恶劣的空间天气事件发生,空间天气状况对飞船的发射、在轨运行等无不利影响。建议航天员的出舱活动避开空间粒子辐射较强的南大西洋异常区。
据悉,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在“神舟七号”发射前一个月就开始不间断地提供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神舟七号”入轨后,该中心还将为航天员出舱时机的选择提供建议,同时开展飞船轨道衰变预测、飞船测控误差估计等服务,为“神舟七号”任务的圆满完成保驾护航。
--------------------------------------------------------------------------------
三方面数据支持“神七”空间天气保障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素琴报道 日前,记者从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获悉,该中心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执行任务期间提供的空间天气保障服务将基于三方面数据:一是来自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监测数据,二是中国气象局自主地基探测数据,三是互联网上提供的国内外监测数据。
据悉,监测数据是开展空间天气保障服务的基础。风云一号D星上携带的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将对质子、电子、重离子等进行监测,风云二号C星、D星上携带的太阳X射线探测器和空间粒子探测器将监测太阳X射线、质子、电子、氦离子、锂离子等,风云三号A星携带的高能离子探测器、高能电子探测器、辐射剂量仪、电位探测器、单粒子探测器将对质子、重离子、电子等进行实时监测。
厦门电离层测高站拥有的数字测高仪以及广州电离层闪烁监测站所有的电离层闪烁监测仪将对电离层状况进行探测。同时,中国气象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个GPS台站将为“神舟七号”的导航地位、测控以及短波通信提供服务。
另外,空间天气保障服务还需要大量卫星与地面观测数据的支撑,因此,来自互联网上的国内外监测数据对于空间天气保障服务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
四大空间天气因素影响“神舟七号”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素琴报道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在即,该飞船升空后,将开展航天员出舱和伴飞卫星释放等重大活动。期间,飞船和航天员均将面临空间天气的考验,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专家介绍,飞船发射、飞船在轨运行、航天员出舱和飞船返回等将主要受到空间辐射、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空间碎片等四大空间天气因素的影响。
“神舟七号”任务的特殊性决定着辐射环境仍然是航天员安全的重要空间天气因素。因为航天员将首次实现出舱行走,如果航天员在舱外工作期间遭遇到太阳质子事件,那将非常危险。因此,在“神舟七号”空间天气服务中将主要防范高能质子对人体的影响。
“神舟七号”将在距地面340千米的低高度轨道上运行,由于该处大气密度较大,对航天器的阻力较大,航天器轨道高度的维持将明显依赖于高层大气的状态;此外,由于“神舟七号”留轨舱将在轨道继续运行很长时间,高层大气中高腐蚀性的氧原子会对航天器的表面材料造成损伤。
电离层对“神舟七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对卫星导航定位和测控的影响,其中,电离层闪烁会影响卫星的导航定位,强的闪烁甚至会导致信号的失锁;二是对短波通信的影响,短波信号会被电离层反射,当短波通信所用频率超过当时电离层所允许的频率时,信号将穿过电离层,射向外太空,地面将接收不到信号。
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空间活动过程中遗留在空间的废弃物。来自空间碎片的撞击对航天器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空间碎片与航天器发生撞击,将会给航天系统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危害都是致命的。空间碎片对航天活动的直接影响主要针对航天器,各种不同尺寸的空间碎片会对航天器的不同部分产生多种类型损害。微小碎片累积效应会改变敏感元件的性能;撞击产生的等离子体会破坏航天器供电系统;航天器受较大空间碎片撞击会导致穿孔、容器爆炸、破裂、甚至结构解体。
面对四大空间天气的影响,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将对可能发生的空间天气变化进行预报和预警,对规避和预防工作提供建议,从而保障飞船和航天员的安全。
--------------------------------------------------------------------------------
“神舟七号”气象保障全面启动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素琴 王德民报道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将于9月底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择机发射。9月12日,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气象保障服务电视电话会议,这标志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气象服务全面正式启动。
目前,甘肃省气象局已成立了“神舟七号”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基于区域数值模式产品的“神舟七号”发射气象服务产品库,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合作完成了“神舟七号”发射关键区天气系统相似预报研发,建立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MOS释用客观预报系统和常见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届时,由兰州区域中心气象台台长陶健红任组长,兰州区域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建才、酒泉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徐殿祥为成员的现场服务保障组将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参加现场气象保障服务,针对垂直转运、液体加注、发射窗口等重点保障环节制作精细化预报。同时,为做好“神舟七号”备降场区气象保障工作,甘肃省气象局还将视情况派出移动气象台开赴备降场,实时采集观测数据,及时向指挥部门提供备降场区各个时刻最新实况及预报。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也已成立了“神舟七号”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以及由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卫星遥感专家组成的技术专家组及应急保障组;制定了服务实施方案,对组织管理、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服务产品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增加了气象观测密度,并派出2名气象专家进入主着陆场区进行应急保障。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提供的空间天气保障将贯穿“神舟七号”发射、在轨运行、航天员出舱和飞船返回全部阶段。期间,该中心将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决策部门提供重大空间天气事件决策服务材料,主要涉及辐射环境及航天员所受辐射剂量、轨道衰变、高层大气、电离层环境、空间碎片环境等的预报。日前,该中心已完成空间天气服务技术方案,并于8月27日发出了首期《空间天气公报——神舟七号空间天气服务》。同时,还将及时提供飞行任务执行期间卫星云图和遥感分析产品等。
另外,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探测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报社以及中国气象局办公室、预测减灾司、监测网络司等也都做好了“神舟七号”气象服务保障准备及宣传工作。
中国气象局就此次气象保障服务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各级气象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要充分认识到“神舟七号”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服务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值班,制定好应急预案,保证“神舟七号”执行任务期间各项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是要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做好预报预测工作,不能有任何疏忽和松懈,加强滚动监测;同时要加强空间天气的预报预测服务,充分展示气象部门在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是要加强沟通和联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要进一步了解需求,主动、及时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做好决策服务,同时加强气象服务宣传工作。
四是要总结服务经验,建立军地长效合作机制。
--------------------------------------------------------------------------------
“神七”发射现场气象保障启动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德民报道 金秋九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蓄势待发。近日,甘肃省气象局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气象保障任务。由兰州区域中心气象台台长陶健红担任组长,杨建才、徐殿祥两名首席预报员为成员的现场服务保障组将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现场气象保障服务。这是甘肃省气象部门继为“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提供气象保障服务之后,再度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保驾护航。
为了保证“神舟七号”发射气象保障工作圆满成功,甘肃省气象局严阵以待,当前已做好了各项准备。甘肃省气象局已完成了基于区域数值模式产品的“神舟七号”发射气象服务产品库,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合作完成了“神舟七号”发射关键区天气系统相似预报研发,建设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MOS释用客观预报系统和常见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系统。
据悉,为了做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备降场区气象保障工作,甘肃省气象局还将视需要派出移动气象台开赴备降场,实时采集观测数据,及时向指挥部门提供备降场区各个时刻最新实况及预报。
据了解,2004年底,甘肃省气象局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联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甘肃航天气象中心,并在酒泉建设了航天气象保障基地。今年7月,兰州区域中心气象台和酒泉市气象局气象专家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就“神舟七号”发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业务学术交流。
--------------------------------------------------------------------------------
“神七”空间天气保障服务软件通过评审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素琴报道 9月12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业务处召开评审会,通过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空间天气保障服务软件的相关评审。
据悉,该软件包括数据获取及处理、辐射环境预示、高层大气效应预示、电离层环境演示、空间碎片环境预示等5个模块,将基于自主观测数据(包括风云三号A星以及风云二号D星获取的空间环境监测数据)和国际共享观测数据,建立实时服务产品显示系统,以图形和文本的形式对飞船所处轨道的辐射剂量、轨道衰变、电离层测轨修正以及空间碎片分布等可能影响“神舟七号”飞船任务的空间天气效应进行预示警示,实现对飞船的空间天气保障服务功能。
同日,“风云三号01星空间天气保障服务软件”、“风云系列卫星空间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系统”也通过评审,它们也将在“神舟七号”空间天气保障中发挥作用。
UFO频显中国领空讲了什么?
1、福州空气污染的原因?2、福建为什么没有雾霾3、雾霾持续几天4、2014年各城市雾霾天数的排名福州空气污染的原因?
因为鼓山那个位置位于福州马尾附近马尾区是福州重工业集中地其中最污染的是那边有福州火电厂是国家级别的重点监控污染单位换句话说把这个场子关了全福州以及福州周边城市都没电了,这个场子只要关闭福州空气能比海口好,跃居中国主要城市第一名。
2020年左右因为福州要规划地铁机场线,长乐市和福州市合并新开长乐区,地铁要经过鼓山附近因此政府可能会考虑把这个场子迁移到平潭综合实验区或者改成更先进能源代替现有设备。但这还是纸上谈兵。北京中心城区最后一个大烟囱是2016年关闭的所以福州这样的二线落后城市最起码要等到2022年以后吧。所以你那个地方是专门排放污染物的地区。
福州四周环山西北山地地势较低东南有大型缺口夏天刮西北风直接把污染物吹向台北方向
因此台北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正常情况下pm2.5是个位数(8以下,拿中国测量标准每天都在20以下;但受到福州污染物质排放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夏天吹东南台风台风威力巨大污染物质吹到城区也不会给城区带来任何污染。
所以福州三环以里的空气还是有保障的。因此带动房价急剧飙升。
福建为什么没有雾霾
这一方面得益于福州得天独厚的扩散条件,使得福州的大气结构并不“死气沉沉”,空气流动,即使有污染物,也容易被吹散_另一方面,福建的地形,如武夷山脉等地形,使外来的污染物也不容易扩散到福州来。此外,福州也并不像京津等地有大量的工业、交通尾气排放。
对于南平和宁德的大雾天气,有环保专家表示,南平和宁德的环保部门目前仍未开展PM2.5监测,无法了解PM2.5是否超标,因此也无法判断是否出现雾霾。
雾霾持续几天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近几天,我国中东部持续遭受雾霾天气影响,未来几天还将继续,各地纷纷启动应对措施。橙色预警。根据预测,未来3天全市严重污染的空气质量状况仍将继续。
北京PM2.5指数12日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13日10时,城区所有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均处严重污染级别,除海淀北部新区、海淀植物园外,所有站点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都已达到顶峰值500。
根据12日19时发布的实况数据,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为312,显示为严重污染。
河北省气象台13日16时发布大雾和霾橙色预警信号,预计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唐山南部、秦皇岛南部和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有雾霾,局部能见度小于200米。
1月6日至12日,南京市建成区空气质量连续7天达到污染等级。周边部分城市也同步出现空气污染状况,呈现区域性污染特征。
13日晚8时,长沙市所有站点涉及PM2.5的AQI指数均超过200,为“重度污染”,有的站点监测数值超300,达到“严重污染”。
各地环保、卫生、交通等部门举措应对
面对雾霾锁城,各地正在启动应对措施。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通过官方微博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外出,避免剧烈运动。北京市环保局宣布,将继续执行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的各项措施。同时建议公众尽量乘公交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关部门和区县已分别采取监督相关排污单位减少污染排放、减少施工工地土石方作业规模、增加清扫保洁作业等措施,对于预报AQI指数达到500的地区,还将启动极重污染日措施,党政机关带头停驶三成公车。
北京市教委12日启动应急预案,要求处于极重污染区域的区县教委立即通知所属中小学,未来3天停止学生户外锻炼活动。北京市交通委统筹部署保障措施,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做好加开临时列车的准备,加强人流疏导。
除了北京,各地也分别采取了应对措施。吉林省气象局和吉林省卫生厅联合发布了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气象条件**预警,交管部门启动了恶劣天气交通管理工作二级预案;
河北省气象局于10日17时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级响应;南京市环保局和气象局已启动人工降雨机制,择机实施人工降雨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
郑州市交运委对超标排放的公交车实行限行,同时加强对建筑工地扬尘的监督管理,责令15%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作业。此外,《郑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已经制定并在逐步落实中;
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预警,并严格监管工业企业烟尘排放,确保其达标;
长沙市环保局已启动应急预案,包括进一步加大工地扬尘治理,实施机动车尾气检测,研究黄标车限行和淘汰工作,加大水泥厂、火电厂氮氧化物削减等。
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吉林省还未出台针对空气重污染的应急预案,相关政策方案还在酝酿中。
专家建议,建立各省区市联防联控机制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陈莹认为,近来的雾霾天气,是污染物排放和大气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
陈莹说,应对这些重污染天气,政府应有预案。她建议,从污染源角度,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包括政府本身减少公车上路、带头停驶,以及倡导民众出行少开车;督促重点排放企业减产减排,尤其是燃煤企业,可参照北京奥运会时期,研究暂停生产的可能性;由于工地扬尘是污染物重要来源,要求建筑工地施工单位暂停作业。
不过,由于大气受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具有区域性,如果仅是一个城市采取这些措施,效果也不会很明显;对于大气污染,需要建立各省区市联防联控机制。
陈莹提醒,冬季流感盛行,雾霾天气中病原体污染颗粒较多、病原体也较活跃,除减少外出与户外活动外,市民也需注意预防流感。陈莹提醒,PM2.5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不一定当即表现出来,可能会一个月或几个月后发病,所以市民要关注身体健康。她还建议政府实时预警,鼓励市民在家办公,如果雾霾持续不散,建议幼儿园、中小学生停课。
(综合本报记者王明浩、刘毅、刘文波、祝大伟、杨柳、姚雪青、付文、颜珂、王汉超、胡安琪报道
(责任编辑:UN628分享:[保存到博客]
本文
2012人民日报逝世消息人民日报逝世消息雾霾天气吃什么雾与霾的区别雾霾天气雾霾天影响生活雾霾天气的危害何谓雾何谓霾雾霾的危害
我来说两句(16人参与
登录/注册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圈主招募ING
表情
辩论
Ctrl+Enter快捷提交
已有16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相关新闻
全国多地雾霾或持续一周北京污染预警升级(图14-02-21
全国多地持续雾霾天北京空气重污染预警升级14-02-21
京津冀雾霾或将持续一周14-02-21
北京:将对持续严重雾霾天气提前3天发布预警14-02-07
南方大部周末气温低迷中东部雾霾将持续至25日14-01-20
福州市持续雾霾天气近10天来就2天没雾霾14-01-20
2014年各城市雾霾天数的排名
福州新闻网2月3日讯昨日,国家环保部网站发布2014年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福州排名第七,厦门第八。
据介绍,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海口、舟山、拉萨、深圳、珠海、惠州、福州、厦门、昆明和中山;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中,海口、拉萨、舟山、深圳、珠海、福州、惠州和昆明等8个城市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等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标,其他66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2014年福州空气质量曾跌出前十,为何最后综合排名还能位于第7?福州市环保专家认为,相对其他城市,福州空气质量比较稳定,受气象影响波动较小,虽然曾跌出前十,但全国排名还是靠前。
又讯昨日,2014年12月份的福建省9地市空气排名也同步出炉,福州排名第4。全省9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93.5%~100%,平均达标比例98.9%,与11月持平。根据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低到高(即空气质量从好到差进行设区城市排名,依次为:宁德、莆田、泉州、福州、漳州、龙岩(并列第五、厦门、南平、三明。《《普卫欣》。》美国天@@2M
UFO真的多次出现在中国吗?
1999年11月2日16∶45、11月9日16∶45“UFO”两过上海某报上海报道:“不明飞行物又光临上海!”相隔正好7天。上周四,在申城上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在9日再次“现形”。这次,它以用同样的形状、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轨道,在申城上空“逛”了十几分钟后,又神秘地消失了。
据站在虹桥地区的目击者杨**称:9日下午4点40分左右,西南上空出现了一个飞行物,与上周四出现的一般无二,飞行物全体呈金**。头部很亮,身后拖着白色的尾巴,比飞机短得多,像燕子的尾巴,交叉后又散开。这个不明飞行物匀速地在天空中飞着,整个过程与上次时间相似,大约在十几分钟之内。
4点45分,在新闸路的目击者胡**称:前天下午5点左右,看到与上周四一样的飞行物,正由南朝北匀速飞行,整体金**,就像“哈雷彗星”。与胡**一起的同事都嚷道“看见了扫帚星”。
上海天文台汪显坤告诉记者:前天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出现时间与上周四第一次出现的时间相隔7天,在时间上有周期性;其次是两次出现时间都在下午5点左右,不明飞行物的位置、形状颜色、轨道,两次都一模一样,这样就可以作出初步判断:这是飞行器,而且是人工飞行器。它不是云,也不是光,更不是大气现象。天文台能从不明飞行物的固定轨道和形态中作出精确判断,答案不久将会揭晓。
对于这次“不明飞行物”光临申城,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学院派”和“百姓派”两大类。“百姓派”坚持认为是“天外来客”在观察上海。
一束光而已
“学院派”的大部分意见是,这是一种大气现象。上海天文台科研处处长傅启承接受传媒采访时,以断然的口气表示:“何来UFO?一束光而已。”
据傅启承分析,其一,这个“不明飞行物”不可能是流星,流星在天空闪现只有几秒钟时间,不可能在天空静止十多分钟;其二,不可能是人造卫星碎片,因它与陨石相似,闪现时间短且不能静止;其三,也不可能钢球,太阳光照在气球上确实会发光,但是球是圆的,在半空中见到的只开个点,而“不明飞行物”则是长条形的;其四也不可能是飞机,因为飞机是运动的。由此傅启承认为那是一种气象现象。他解释说,可能是一缕夕阳的光线从一条极小的云缝中射出,斜照在一片云层的底部,呈橙红色。由于当时风力极小,云彩缓慢行进甚至静止。
不明人造物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家澄却认为,如“不明飞行物”确似目击者所言,会拐弯移动,则不可能是云彩。在目击者中,专业人士江晓原称,当时地平高度为60度,而且周围没有云彩,是晴朗的蓝天,因此应否定“不明飞行物”是彗星、流星、飞机、云彩的可能性,他倾向于是“不明人造物体”。
特殊飞行器
在经过数天的争执后,权威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发言称:“很可能是一种特殊飞行器。”根据得出这一结论的王思潮研究员解释,空中发光物可有7种不同类型。按这次“不明飞行物”光临申城的现有资料分析,可基本排除天体、高空气球、云彩、飞机尾迹等。对于“一束光”的看法,王思潮明确表示不赞同。他称,在近万米高空,云彩不可能在一个多小时中基本保持原状。
来自华东空管局的消息排除了新型号飞机实习的可能。
1999年12月10日广东发现UFO
12月10日,广东省新丰县上空也出现了类似的不明飞行物,并被拍摄下来。
10日傍晚6点40分左右,在新丰往广州方向的山区公路上,广东省水电二局党委办公室宣传干事刘少波发现并拍摄到不明飞行物。当时,这一不明飞行物正在以弧线形往西北方向缓慢移动,尾部喷出两道白色尾翼。据刘干事介绍,从拍摄开始到飞行物消失,大约有10多分钟。
1999年12月12日台湾了看到了UFO
12月12日,在我国台湾省北部地区,一当地居民拍摄到了不明飞行物的照片。拍摄者称,当时他看到一个火球一样的东西从天空划过,持续了大约5分钟。这个不明飞行物被怀疑是前几天曾在上海出现的飞行物。
1999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逮住”UFO12月12日下午5点左右,北京昌平区刘村镇西南部的上空,出现了两个不明飞行物体。中央电视台记者成功地拍下了这两个不明飞行物体。这两个飞行物与近日出现在上海的飞行物极为相似,两个飞行体一上一下缓慢向天空的南部移去。大约20分钟左右,飞行物体飞离记者的视线。中央电视台在当天晚上晚间新闻节目中作了报道。
1999年12月14日强光掠过重庆
1999年12月14日下午5点49分,正在重庆大溪沟人和街68号楼顶上休息的冯昌仁老人激动得大叫起来,一种明亮的不明飞行物划过重庆上空。
冯昌仁老人称,当时他和老伴陪小孩子在屋顶的空地上练毛笔字,突然感到一亮光一闪,猛然抬头,只见一道强烈亮光正从黄角丫方向迅速“掠视”过来,还带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冯老忙喊孙子、老伴和邻居看。这道亮光比平常看到的飞机飞得高一点、快一点,很快飞向了港北方向,大约持续了两分钟。因时间太短,冯先生没有来得及拍下这道“奇观”。
记者得知后,迅速与驻渝空军某部取得联系,该部称,昨日重庆上空没有任何异常反应。市气象台也称,昨日天气没有异常变化。
1999年12月11日UFO飞到长春
继上海发现不明飞行物后,12月11日下午,长春市民也发现了不明飞行物,并用摄像机摄下了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
12月11日下午4时,长春一栋居民楼5楼的姜先生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突然,他发现他家的西南方上空有一个发光体,呈橘**。此时是下午4点零7分,当时太阳已落山,天边的云彩呈粉红色,姜先生立刻打开了自家的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最初的两分钟,该飞行物是由上向斜下方缓慢移动,中间闪着亮光,尾部是非常美丽的橘**。接下来,该飞行物又平行飞行,有一瞬间,几乎停留在空中一动不动。大约下午4点10分,在这一飞行物的左下方又出现了一个飞行物,两飞行物交叉飞行,速度极为缓慢。大约下午4点18分,两个飞行物在姜先生的视线中完全消失。
记者向当地驻军了解到,当日并没有举行过飞行实习。而同样观看到这一奇特现象的市民王先生则说,该飞行物的飞行情形与电视上所播的上海发现的不明飞行物很相像。
1999年12月20日UFO再现长春
一不明飞行物体20日下午三度光临长春市上空,引起市民驻足观看。据悉,这是12月11日以来不明飞行物第二次出现在长春市上空。
据目击者介绍,12月20日下午3点45分钟左右,长春市西南天空突然出现一橘**飞行物,从西南往东北方向飞行,几分钟后便不见踪影。大约十几分钟后,该不明飞行物又从相反方向飞回,与上次不同的是,这回不明飞行物看起来特别清晰,头部呈圆形,尾部特别长,飞行约一分钟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隔了有十来分钟,该“飞行物”三度折回,和第二次的情形完全一样,出现不久就消失了。
1999年报道的UFO
6月22日晚,“不明飞行白光”拜会江城武汉,造成700余株大树拦腰折断。
9月11日深夜,大连市一位市民称亲眼目睹4个类似UFO的不明飞行物,暗**,在云层上做旋转式飞行,其速度比飞机快2~3倍。
11月23日17点30分左右,数人在汕头机场共同目睹一不明飞行物(前部看不出形状)拖着约10米长的淡**尾烟从北向南缓缓飞行,17点45分从视界中消失,整个过程约15分钟。
12月2日17点05分左右,上海西南天空出现一橘红色不明飞行物。
12月7日17点20分,厦门岛西南方发现不明飞行物,约持续15分钟。
12月9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大连市上空出现一不明飞行物,它像一个火球,扁扁的、长长的,由西北往西南,由低往高飞行,呈橘**,10分钟后消失。
12月9日傍晚,不明飞行物再度光临上海,与7天前出现的时间、位置、形状、颜色、轨道都一模一样。
12月11日下午5点,武昌一摄影爱好者拍下了一张不明飞行物自西南向东飞行的照片,照片上不明飞行物似一条小小的白色光带在天空游弋。
12月11日下午4点零7分,长春市上空出现一橘**发光体,大约4点10分,这一飞行物左下方又出现一个飞行物,两飞行物交叉飞行,速度极为缓慢。
2000年1月7日,卫星逮住巨大不明发光体
覆盖山东半岛及海域上空;形状为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被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拍下实况;藏在人类肉眼难及的大片厚重云层之上。
2000年1月7日下午6点,山东莱山机场烟台民航站气象台传出一条重大新闻:该站工程师在5日晚的气象卫星云图中惊讶地发现,山东半岛上空出现巨大的不明发光体。
据《烟台晚报》报道,这是莱山机场气象卫星系统开通以来首次发现这种奇怪现象。据介绍:1月5日23点32分,莱山机场气象台工程师在接收日本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GMS-5拍摄的气象卫星云图时(GMS-5气象卫星在距离地面2万米的高空与地球同步运行,专门拍摄北半球的气象云图),发现了这一巨大的不明发光体。发光体所覆盖的地域是山东半岛及东南海域上空,跨距为3~5个经纬度,中心位于东经122度、北纬36度,呈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
影图经放大处理可以看出:发光体外部呈亮白色,并由内向外均匀地呈现出3~5层浅绿色光环,椭圆空起的两端分别显示出燃烧喷射状物质散落的形状。
而据红外云图显示,此时的山东半岛上空是大片厚重的云系。由此可以推测,由于不明发光体位于云层之上,地球人用肉眼根本看不到。
据了解,GMS-5卫星每隔1小时拍摄一幅云图,然后经过半个小时的系统处理,再向地球各卫星云图接收装置发送信息,所以北京时间23点32分云图上出现的发光体,实际是23点左右拍摄的卫星照片。目前,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只能断定其是一个巨大的不明发光体,而且可能在运动中,不能进一步断定其是人工物体还是其他。
该不明发光体有两点可疑之处,一是红外系统拍摄的同一位置的照片没有任何物体、发光体,而可见光系统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关专家推测,该发光体外部温度可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二是具体大小难以计算,单从卫星云图看,发光体几乎覆盖整个山东半岛,而另一个可能就是发光体距离卫星镜头较近。
据介绍,此前,该气象站人员也曾经看见过一个奇怪的发光体在山东半岛上空,不过当时没有记录下来。
频频亮相的UFO是啥,南航专家称难以捉摸
1999年末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春等地上空频繁出现的“UFO”究竟为何物,在社会上引发了各种猜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东西八成不是飞行器。
南航飞行器系教授、博导姚卫星说,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分析,这个“UFO”是飞行器的说法很难站得住脚。首先飞行器要在空中飞行,就要通过一定的飞行速度来形成一个将自身托升在空气中的升力,但是从录像和目击者的描述来看,这个“UFO”的飞行速度实在缓慢,无法产生这样大的升力;其次在录像和目击者的描述中,“UFO”还会以静止的姿态停留在空中,而此时它尾部的喷发物却冲向上,这在空气动力学中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飞行器要静止在空中,开始产生一个垂直向下的动力,那么它的动力面就应在下方、喷发物也是冲向下才对。此外,这个“UFO”还会在极短的瞬间时而缓慢、时而飞快的变速方式飞行,从物理学的加速度上看,飞行器绝对做不到。姚教授认为,所谓的“UFO”极有可能是一团在落日光线斜射下、受忽快忽慢风力驱动的云朵,在目击者的眼中产生了错觉而已。
姚教授同时表示,以上的理由都是从目前人类的认知范围来谈,但假如真有地外文明向地球派遣了与我们的动力、操作方式完全不一致的“天外来客”,这就超出了我们目前对飞行器的理解了。
真是“天外来客”吗
专家们对此持审慎态度。他们认为,外星人飞行器光临地球,目前只是传说,人类并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地球外文明存在的证据。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上海图书馆副馆长缪其浩也向记者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人造飞行器还是无法证实的天外来物,都尚未对人类构成威胁。缪其浩更进一步表示了对媒体如实报道“不明飞行物”的赞赏。
上海天文台承诺,它将从“不明飞行物”的固定轨道和形状中作出精确判断,答案将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揭晓。
“UFO”两过上海
某报上海报道:“不明飞行物又光临上海!”相隔正好7天。上周四,在申城上空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在9日再次“现形”。这次,它以用同样的形状、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轨道,在申城上空“逛”了十几分钟后,又神秘地消失了。
据站在虹桥地区的目击者杨**称:9日下午4点40分左右,西南上空出现了一个飞行物,与上周四出现的一般无二,飞行物全体呈金**。头部很亮,身后拖着白色的尾巴,比飞机短得多,像燕子的尾巴,交叉后又散开。这个不明飞行物匀速地在天空中飞着,整个过程与上次时间相似,大约在十几分钟之内。
4点45分,在新闸路的目击者胡**称:前天下午5点左右,看到与上周四一样的飞行物,正由南朝北匀速飞行,整体金**,就像“哈雷彗星”。与胡**一起的同事都嚷道“看见了扫帚星”。
上海天文台汪显坤告诉记者:前天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出现时间与上周四第一次出现的时间相隔7天,在时间上有周期性;其次是两次出现时间都在下午5点左右,不明飞行物的位置、形状颜色、轨道,两次都一模一样,这样就可以作出初步判断:这是飞行器,而且是人工飞行器。它不是云,也不是光,更不是大气现象。天文台能从不明飞行物的固定轨道和形态中作出精确判断,答案不久将会揭晓。
对于这次“不明飞行物”光临申城,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学院派”和“百姓派”两大类。“百姓派”坚持认为是“天外来客”在观察上海。
一束光而已
“学院派”的大部分意见是,这是一种大气现象。上海天文台科研处处长傅启承接受传媒采访时,以断然的口气表示:“何来UFO?一束光而已。”
据傅启承分析,其一,这个“不明飞行物”不可能是流星,流星在天空闪现只有几秒钟时间,不可能在天空静止十多分钟;其二,不可能是人造卫星碎片,因它与陨石相似,闪现时间短且不能静止;其三,也不可能钢球,太阳光照在气球上确实会发光,但是球是圆的,在半空中见到的只开个点,而“不明飞行物”则是长条形的;其四也不可能是飞机,因为飞机是运动的。由此傅启承认为那是一种气象现象。他解释说,可能是一缕夕阳的光线从一条极小的云缝中射出,斜照在一片云层的底部,呈橙红色。由于当时风力极小,云彩缓慢行进甚至静止。
不明人造物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家澄却认为,如“不明飞行物”确似目击者所言,会拐弯移动,则不可能是云彩。在目击者中,专业人士江晓原称,当时地平高度为60度,而且周围没有云彩,是晴朗的蓝天,因此应否定“不明飞行物”是彗星、流星、飞机、云彩的可能性,他倾向于是“不明人造物体”。
特殊飞行器
在经过数天的争执后,权威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发言称:“很可能是一种特殊飞行器。”根据得出这一结论的王思潮研究员解释,空中发光物可有7种不同类型。按这次“不明飞行物”光临申城的现有资料分析,可基本排除天体、高空气球、云彩、飞机尾迹等。对于“一束光”的看法,王思潮明确表示不赞同。他称,在近万米高空,云彩不可能在一个多小时中基本保持原状。
来自华东空管局的消息排除了新型号飞机实习的可能。
1999年12月10日广东发现UFO
12月10日,广东省新丰县上空也出现了类似的不明飞行物,并被拍摄下来。
10日傍晚6点40分左右,在新丰往广州方向的山区公路上,广东省水电二局党委办公室宣传干事刘少波发现并拍摄到不明飞行物。当时,这一不明飞行物正在以弧线形往西北方向缓慢移动,尾部喷出两道白色尾翼。据刘干事介绍,从拍摄开始到飞行物消失,大约有10多分钟。
1999年12月12日台湾了看到了UFO
12月12日,在我国台湾省北部地区,一当地居民拍摄到了不明飞行物的照片。拍摄者称,当时他看到一个火球一样的东西从天空划过,持续了大约5分钟。这个不明飞行物被怀疑是前几天曾在上海出现的飞行物。
1999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逮住”UFO
12月12日下午5点左右,北京昌平区刘村镇西南部的上空,出现了两个不明飞行物体。中央电视台记者成功地拍下了这两个不明飞行物体。这两个飞行物与近日出现在上海的飞行物极为相似,两个飞行体一上一下缓慢向天空的南部移去。大约20分钟左右,飞行物体飞离记者的视线。中央电视台在当天晚上晚间新闻节目中作了报道。
1999年12月14日强光掠过重庆
1999年12月14日下午5点49分,正在重庆大溪沟人和街68号楼顶上休息的冯昌仁老人激动得大叫起来,一种明亮的不明飞行物划过重庆上空。
冯昌仁老人称,当时他和老伴陪小孩子在屋顶的空地上练毛笔字,突然感到一亮光一闪,猛然抬头,只见一道强烈亮光正从黄角丫方向迅速“掠视”过来,还带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冯老忙喊孙子、老伴和邻居看。这道亮光比平常看到的飞机飞得高一点、快一点,很快飞向了港北方向,大约持续了两分钟。因时间太短,冯先生没有来得及拍下这道“奇观”。
记者得知后,迅速与驻渝空军某部取得联系,该部称,昨日重庆上空没有任何异常反应。市气象台也称,昨日天气没有异常变化。
1999年12月11日UFO飞到长春
继上海发现不明飞行物后,12月11日下午,长春市民也发现了不明飞行物,并用摄像机摄下了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
12月11日下午4时,长春一栋居民楼5楼的姜先生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突然,他发现他家的西南方上空有一个发光体,呈橘**。此时是下午4点零7分,当时太阳已落山,天边的云彩呈粉红色,姜先生立刻打开了自家的数码摄像机进行拍摄。最初的两分钟,该飞行物是由上向斜下方缓慢移动,中间闪着亮光,尾部是非常美丽的橘**。接下来,该飞行物又平行飞行,有一瞬间,几乎停留在空中一动不动。大约下午4点10分,在这一飞行物的左下方又出现了一个飞行物,两飞行物交叉飞行,速度极为缓慢。大约下午4点18分,两个飞行物在姜先生的视线中完全消失。
记者向当地驻军了解到,当日并没有举行过飞行实习。而同样观看到这一奇特现象的市民王先生则说,该飞行物的飞行情形与电视上所播的上海发现的不明飞行物很相像。
1999年12月20日UFO再现长春
一不明飞行物体20日下午三度光临长春市上空,引起市民驻足观看。据悉,这是12月11日以来不明飞行物第二次出现在长春市上空。
据目击者介绍,12月20日下午3点45分钟左右,长春市西南天空突然出现一橘**飞行物,从西南往东北方向飞行,几分钟后便不见踪影。大约十几分钟后,该不明飞行物又从相反方向飞回,与上次不同的是,这回不明飞行物看起来特别清晰,头部呈圆形,尾部特别长,飞行约一分钟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隔了有十来分钟,该“飞行物”三度折回,和第二次的情形完全一样,出现不久就消失了。
1999年报道的UFO
6月22日晚,“不明飞行白光”拜会江城武汉,造成700余株大树拦腰折断。
9月11日深夜,大连市一位市民称亲眼目睹4个类似UFO的不明飞行物,暗**,在云层上做旋转式飞行,其速度比飞机快2~3倍。
11月23日17点30分左右,数人在汕头机场共同目睹一不明飞行物(前部看不出形状)拖着约10米长的淡**尾烟从北向南缓缓飞行,17点45分从视界中消失,整个过程约15分钟。
12月2日17点05分左右,上海西南天空出现一橘红色不明飞行物。
12月7日17点20分,厦门岛西南方发现不明飞行物,约持续15分钟。
12月9日下午4点30分左右,大连市上空出现一不明飞行物,它像一个火球,扁扁的、长长的,由西北往西南,由低往高飞行,呈橘**,10分钟后消失。
12月9日傍晚,不明飞行物再度光临上海,与7天前出现的时间、位置、形状、颜色、轨道都一模一样。
12月11日下午5点,武昌一摄影爱好者拍下了一张不明飞行物自西南向东飞行的照片,照片上不明飞行物似一条小小的白色光带在天空游弋。
12月11日下午4点零7分,长春市上空出现一橘**发光体,大约4点10分,这一飞行物左下方又出现一个飞行物,两飞行物交叉飞行,速度极为缓慢。
2000年1月7日,卫星逮住巨大不明发光体
覆盖山东半岛及海域上空;
形状为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
被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拍下实况;
藏在人类肉眼难及的大片厚重云层之上。
2000年1月7日下午6点,山东莱山机场烟台民航站气象台传出一条重大新闻:该站工程师在5日晚的气象卫星云图中惊讶地发现,山东半岛上空出现巨大的不明发光体。
据《烟台晚报》报道,这是莱山机场气象卫星系统开通以来首次发现这种奇怪现象。据介绍:1月5日23点32分,莱山机场气象台工程师在接收日本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GMS-5拍摄的气象卫星云图时(GMS-5气象卫星在距离地面2万米的高空与地球同步运行,专门拍摄北半球的气象云图),发现了这一巨大的不明发光体。发光体所覆盖的地域是山东半岛及东南海域上空,跨距为3~5个经纬度,中心位于东经122度、北纬36度,呈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
影图经放大处理可以看出:发光体外部呈亮白色,并由内向外均匀地呈现出3~5层浅绿色光环,椭圆空起的两端分别显示出燃烧喷射状物质散落的形状。
而据红外云图显示,此时的山东半岛上空是大片厚重的云系。由此可以推测,由于不明发光体位于云层之上,地球人用肉眼根本看不到。
据了解,GMS-5卫星每隔1小时拍摄一幅云图,然后经过半个小时的系统处理,再向地球各卫星云图接收装置发送信息,所以北京时间23点32分云图上出现的发光体,实际是23点左右拍摄的卫星照片。目前,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只能断定其是一个巨大的不明发光体,而且可能在运动中,不能进一步断定其是人工物体还是其他。
该不明发光体有两点可疑之处,一是红外系统拍摄的同一位置的照片没有任何物体、发光体,而可见光系统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关专家推测,该发光体外部温度可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二是具体大小难以计算,单从卫星云图看,发光体几乎覆盖整个山东半岛,而另一个可能就是发光体距离卫星镜头较近。
据介绍,此前,该气象站人员也曾经看见过一个奇怪的发光体在山东半岛上空,不过当时没有记录下来。
频频亮相的UFO是啥,南航专家称难以捉摸
1999年末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春等地上空频繁出现的“UFO”究竟为何物,在社会上引发了各种猜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东西八成不是飞行器。
南航飞行器系教授、博导姚卫星说,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分析,这个“UFO”是飞行器的说法很难站得住脚。首先飞行器要在空中飞行,就要通过一定的飞行速度来形成一个将自身托升在空气中的升力,但是从录像和目击者的描述来看,这个“UFO”的飞行速度实在缓慢,无法产生这样大的升力;其次在录像和目击者的描述中,“UFO”还会以静止的姿态停留在空中,而此时它尾部的喷发物却冲向上,这在空气动力学中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飞行器要静止在空中,开始产生一个垂直向下的动力,那么它的动力面就应在下方、喷发物也是冲向下才对。此外,这个“UFO”还会在极短的瞬间时而缓慢、时而飞快的变速方式飞行,从物理学的加速度上看,飞行器绝对做不到。姚教授认为,所谓的“UFO”极有可能是一团在落日光线斜射下、受忽快忽慢风力驱动的云朵,在目击者的眼中产生了错觉而已。
姚教授同时表示,以上的理由都是从目前人类的认知范围来谈,但假如真有地外文明向地球派遣了与我们的动力、操作方式完全不一致的“天外来客”,这就超出了我们目前对飞行器的理解了。
真是“天外来客”吗
专家们对此持审慎态度。他们认为,外星人飞行器光临地球,目前只是传说,人类并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地球外文明存在的证据。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上海图书馆副馆长缪其浩也向记者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就目前而言,无论是人造飞行器还是无法证实的天外来物,都尚未对人类构成威胁。缪其浩更进一步表示了对媒体如实报道“不明飞行物”的赞赏。
上海天文台承诺,它将从“不明飞行物”的固定轨道和形状中作出精确判断,答案将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揭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